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从国际知名期刊获悉:研究发现,将野牛(bison)重新引入草原可增加植物多样性和抗旱能力。绿会国际部现将该文整理编译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和了解。

(一群野牛在康扎草原生物站吃草。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将野牛重新引入草原可以增加植物多样性和抗旱能力。图源:Barbara Van Slyke)

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重新引入野牛——一种以前占主导地位的食草动物——使高草草原的植物多样性加倍。这项研究涉及在康扎草原(Konza Prairie)生物站收集的30多年数据,最近发表在著名的《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

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也能抵御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研究人员说,由于全球草原上的放牧,这些收益现在是物种丰富度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增长之一。

生物学助理教授兼首席研究员扎克·拉塔扎克(Zak Ratajczak)说:“野牛是北美草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它们突然从99%的大平原上消失之前。这种野牛的迁徙发生在数量记录之前,因此,其迁徙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这项研究在弗林特丘陵生态区(Flint Hills ecoregio)进行,这是高草大草原现存的最大景观。研究人员检查了三个处理中的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这些处理旨在捕捉特征管理制度:没有大型食草动物;野牛被重新引入并允许全年放牧;或者在生长季节引入家畜并允许其放牧。

拉塔扎克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平原中部的许多草原的植物多样性比野牛被广泛灭绝之前要低得多。回归或“重组”本地巨型动物群有助于恢复草原生物多样性。”

研究还发现,与没有大型食草动物相比,牛对植物多样性有积极影响,尽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明显小于野牛造成的增加。

拉塔扎克说:“我认为,这项研究还表明,牛对我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很大的积极影响,特别是考虑到许多养牛业者都在进行规定的火灾,这些火灾阻止了这些草原变成林地。这项研究真正表明,当经济和生态可行时,重新引入野牛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除了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人员还着手研究野牛如何影响植物群落对极端气候的适应能力。由于研究持续时间长,研究人员得以捕捉到自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以来大平原发生的最严重的干旱事件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在极端气候之后,野牛放牧地区的本地植物物种对干旱具有抵抗力。

拉塔扎克说:“我们在野牛草原上发现的恢复力也与多样性促进生态恢复的观点一致。如果我们的气候变得更加极端,这种韧性将变得更加重要。”

堪萨斯州立大学该研究的其他研究人员包括杰西·尼珀特(Jesse Nippert)教授、大学杰出教授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助理教授艾莉森·卢坦(Allison Loutan);研究助理杰弗里·泰勒(Jeffrey Taylor),他们都来自该大学文理学院生物系。其他合作者包括新墨西哥大学的斯科特·柯林斯(Scott Collins)、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萨莉·科尔纳(Sally Koerner)以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梅琳达·史密斯(Melinda Smith)。

尼珀特说:“一些最有意义的生态趋势需要几十年才能展现出来,我们只能使用NSF LTER项目支持的长期记录来识别它们。如果没有这类数据,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可能只在短期实验中被忽略。”

堪萨斯州立大学负责研究的副主席戴维·罗索夫斯基(David Rosowsky)说:“在康扎大草原进行的研究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令人印象深刻。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够提供这种类型的长期数据,对我们如何与自然资源互动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https://phys.org/news/2022-08-reintroducing-bison-grasslands-diversity-drought.html

编译:Daisy

审核:Sara

编辑:Tommy

来源: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