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陶瓷釉面质量需要从成型模具、釉用原料加工、釉料配方、添加剂、操作工艺、烧成技术等多个环节严格控制才能获得优质陶瓷釉面。现具体分析如下:

1、提高工作模内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致密度

要获得内表面平整光滑的工作模,首先,必须改变目前国内多数工厂仍在采用的石膏、、硫磺胎模的传统工艺,现已取代为树脂胎。其次,要改变传统工艺中用单一的β石膏制做工作模的习惯,改用α、β混合石膏以提高模型强度和表面致密度,从而增加成形过程中的耐磨性。第三,石膏粉加工工艺要科学合理,避免过生过熟,影响使用效果。最后,注模工艺要求严格,水、膏比要合理准确,石膏粉内不能混有杂质,注出的工作模内表面不能有沙眼和疙瘩。

2、软质原料必须经过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式有均化和净化(净化包括淘洗和压滤,压滤时可加入5%~10%的细石英粉作为助滤剂),其目的是为了清除内含的有机物(紫木节有机物含量高达1.5%)和可溶性有害杂质(二次粘土中含有较多有害的被吸附离子,诸如Ca2+、Mg2+、SO42-等),这是解决泥浆性能稳定性和减少釉面棕眼缺陷的基础工作,当然釉面棕眼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注浆模型长期在潮湿状态下工作也会造成棕眼缺陷等。

3、科学合理的釉料配方

釉料组成及高温粘度、熔融范围、高温流动性是影响釉面光滑平整度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

4、科学合理的釉料加工工艺

1)作为乳浊剂的锆英砂原料,要有专用设备进行超细度加工,全部粒度达到10μm以下。

2)整个釉浆的加工细度传统工艺一般都是以250目筛控制釉的最大颗粒,细度不理想,应该提高到以350目筛控制的最大颗粒。

3)磨釉的磨衬和磨球的材质对球磨后釉料质量的影响极大,应积极推广高铝质材料,至少要以人造瓷球、瓷衬取代。

5、注意釉浆中外加剂CMC对陶瓷釉浆性能的影响

釉浆中加入CMC可以起到悬浮和稀释作用,可以提高釉浆的保水性,增强对坯体粘结力,使釉面平整并减少搬件和运输造成的缺陷。有的CMC加入后釉浆很不好用,甚至出磨都成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所用CMC的代替度必须大于0.7,粘度在7.0×107~4.0×108Pa·s为好。6、施釉工序对釉面质量的影响。施釉工序对釉面质量的影响包括施釉设备、施釉工艺和施釉技术3个部分。不同的设备、工艺和技术得到不同的釉层厚度、致密度,从而得到不同的釉面质量。

7、色釉制品的釉面质量

宏观讲,色差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制造色料的化工原料的质量、制色技术、色釉的配制(基础釉用原料质量)和加工工艺、施釉技术和焙烧条件(温度、温差、气氛、烧成制度)。解决色差问题,指的是通过对上述工艺环节的控制,达到各种半成品之间及一件产品的各部位之间呈色的均匀一致。

8、制品的烧成工艺技术

制品烧成工艺技术的好坏是能否取得高档釉面效果的最后一关,它涉及的内容有窑炉结构、燃料质量、燃烧技术与控制手段等,具体要求是燃烧气氛要好,温度要均匀、温差要小,烧成曲线要稳定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