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迎来惊蛰节气。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天上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亦代表着春耕的开始。
惊蛰5个习俗
一、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盈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二、祭白虎化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F之shen,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遇阻挠,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三、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
长了翅膀的大神,
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
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
天庭有雷神击天鼓,
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表达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
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打小R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
平地一声雷,
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
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
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
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
熏家中四角,
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久而久之,
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
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
亦即“打小R”的前身。
五、吃懒龙
民间习俗,
在惊蛰这一天,
每家每户都要吃“懒龙”。
据说吃了“懒龙”,
可以去除“春懒”,
人也就会变得勤快起来了。
“懒龙”,
是用发面蒸的一条长形卷体,
做法是把发面擀薄制成长片,
放上和好的馅,
然后卷成长条形,
盘于笼屉中,蒸熟后切开。
惊蛰3个养生方法
惊蛰养生的重点:
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
惊蛰节气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
阴血相对不足,
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
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养肝要点一:食为先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尽量不饮酒。惊蛰可多食:菠菜、芹菜、油菜、山药等食物,养肝还要多吃谷类,如高粱、粟、黄米、荞麦等。
养肝要点二:养肝血
养肝血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适当的休息,每工作或学习1-2小时,要有10-15分钟稍微休息缓解一下,环视一下四周,放松眼睛,舒展一下筋骨,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夜间23时至凌晨3时,是肝脏的排毒时间,所以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养肝要点三:调情志中医讲"肝主情志",肝的异常会影响到人的情绪,人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
来源: 三峡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