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可怕的健康杀手。在中国,超过80%的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许多人害怕服用药物和支架,因此各种“软化血管”、“使血管变年轻”的民间处方、食品甚至保健品到处都是。许多人相信这一点,但是这些所谓的“偏方”真的有效吗?

| 动脉硬化、血栓这一类心血管病是怎么形成的?
健康的血管是具有弹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人体自身老化或者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血管壁会慢慢变硬,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动脉硬化,一般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疾病是诱发动脉硬化的常见因素。血栓其实也就是一种血块,堵塞了血管通道,会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血液的供应。人体血液当中存在凝血系统以及抗凝系统,正常情况这两者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以保障血管中的血液正常流动,但如果血管损伤、血流变慢或者凝血功能削弱时,就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并形成血栓。
| 软化血管的偏方是否有效?
关于“软化血管”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每天一杯红酒、每天喝点醋、每天吃点木耳、黑豆、洋葱等。但这些“妙招”、“偏方”真的有效吗?
1、喝醋软化血管?假的。
目前没有研究表明白醋具有软化血管的功效。醋作为一种调味品,可以增加食欲的作用,但是吃多了会对食道和粘膜造成灼伤。血管变硬是指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要说软化是指软化硬化了的斑块。醋可以将钙类物质溶解,这个作用机理在血管和血液当中起不到重要作用。喝进肚子里的醋,进入胃部以后被消化液中和,起不了软化血管的效果。与此同时,喝了醋以后,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诱发腹痛、腹胀、反酸等的症状。长期喝醋,不但起不到软化血管的作用,反复还可能会损害胃肠道。

**2、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假的。**喝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由来已久,因为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丹宁酸等成分,在相关的研究中,这些成分对人体的血管属实有益。但是这些成分在红酒中含量并不高,每天喝一点红酒达不到养护血管的效果。如果多喝一些,就不能忽略红酒中酒精对人体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保健效果最好的干红,其中的酒精含量在8~15%之间。而酒精已经被医学界证实,对人体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其本身就是诱发高血压的元凶之一,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吃洋葱、香菇、木耳…软化血管?假的。
洋葱、香菇以及木耳等食物都是植物类食物,因此多吃这些食物本身满足健康饮食的原则,但是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可证明吃这些食物会软化血管,但是毫无疑问,适当多吃这类食物对保护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

4、吃深海鱼油,能软化血管?不靠谱。
近两年,深海鱼油产品卖得很火。商家宣称深海鱼油能滋润和软化血管、抗血栓、降压降血脂、疏通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深海鱼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确实比淡水鱼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也确实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它不能直接作用于血管,软化血管。我们一般买到的鱼油产品,属于保健食品,很难起到保健血管作用,而且市面上鱼油质量参差不齐,不建议大家随意购买食用。

| 血管老化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我们常把血管比做水管,水管时间长了会老化、变硬变脆,而血管也会“动脉硬化”。那我怎么做才能真正“软化血管”呢?其实,血管一旦老化、硬化,就很难再回到年轻时的“柔软”状态。我们能做的就是“延缓血管老化”。

因为动脉硬化就像人的皮肤皱纹,是岁月打下的烙印,只能延缓不能逆转。每个人的血管都会发生动脉硬化,都会出现斑块,就像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通过一些方法,比如控制血脂、血压,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来延缓血管的老化、硬化。

| 这些症状出现,当心血管变硬了
当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症状时,要警惕脑部或颈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活动锻炼后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休息后可以缓解的情况,要留意心脏部位出现后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走一段路感到腿部发沉、疼痛,休息过后可以缓解,但是再次走动又会感到疼痛,要注意腿部血管病症。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男性、有吸烟习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进行针对性就医检查。
| 有益血管的几个方法
到底哪些方法才能让血管老化、硬化的慢一点呢?推荐几个真正有益血管的方法: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很多的动脉硬化与遗传基因有关。人类是杂食动物,所属基因决定了所吃的食物要多样化、种类要丰富,如果长期以肉类为主,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完善饮食结构。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吃肉类食物,尤其是红肉。少吃腌制类和化学加工后的食物、烧烤和油炸食品。

2、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每周应该保持3~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并且每次运动时间在三十分钟以上,可以选择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若身体不便的老人可以选择慢走。
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是肥胖,将BMI控制在20.0~23.9范围内有助于控制血脂。
3、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放松
高压力、经常情绪化的人也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
4、控制血脂、血糖、血压
动脉硬化如果发生在心脏、脑部、肾脏这三个部位是比较危险的。其中,发生在心脏非常容易导致冠心病、突发心梗。
人体的冠状动脉血管不过1~3毫米粗细,血管壁的厚度不到0.5毫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沉积在血管里的脂质、胆固醇就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就像一个包子一样,如果沉积越来越多,包子里的馅料变大了,皮越来越薄,随着张力增加和炎症刺激,皮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栓,突发心梗。因此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其危险因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降血脂,其次是降糖、降血压,以及戒烟、戒酒。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