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水稻上山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大家激烈的讨论。“水稻上山”这个观点的提出,来源于一人大代表的建议,其初衷是为了增加更地种粮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为推动粮食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当前,我国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土地供应面积不足已经成为许多地区不得不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耕地面积的持续萎缩,越来越逼近“红线”,给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如果真的能够开拓新的区域来增加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再加上不断在种植技术、优质种子培育等方面的进步,把自己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的目标,绝对能够高质量实现。
但是,“水稻上山”这种种植模式,却遭到不了不少农业专家和很多农民朋友的反对,究其原因,还是这种模式需要特定的实施条件,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如果不结合实际而一味“推陈出新”,那么极易引发难以估量的负面效果。
水稻的种植,无论是旱稻还是纯粹的水稻,都需要适宜的光热、土壤和水分条件,光热暂且不谈,如果把水稻的种植区域扩展到山上,那么其土壤和水分条件就会与平原等传统地区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
第一,是最为关键的水分条件。水稻的种植,一般都得需要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的湿润、半湿润区,湿度适当增加,水稻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因此需要在稻田里水稻是需要水层灌溉的,这样才能提高根系的活力和蒸腾强度,最终提高稻米的产量。而在山上种植水稻,其存水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除了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水量特别充沛的地区外,山上种水稻很难保障这样的水分需求。
第二,水稻所需的土壤条件。虽然水稻整体上看,对土壤质量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但是要想生长快、产量高,必须是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的土壤,因此壤土这种类型最为适合。而山地上的土壤一般厚度不大,有机质含量较少,而且在地势影响下,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等,极容易被降水冲刷下去,所以并非所有的山地都适合种植水稻。
第三,山地开垦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山地如果大范围被开垦为耕地,那么地表原本能够保持水土的林草覆盖,肯定会无形中大为降低,而且恢复起来难度相当大,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土壤沙化等问题,结果是青山不在了,粮食也种不成。
第四,山地种水稻成本较高。相对于平原等传统水稻种植区域,山地种植水稻,无论是引水、保土、保肥的难度加大很多,而且在后期的维护、机械上山等方面也会带来诸多不便,从而大大增加种植的成本,性价比较低。
因此,水稻上山这种种植模式,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是不适合的,需要紧密结合当地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利制宜。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关注CHN九象科技,通过科普,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奇妙无比的事情。
来源: 九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