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GBIF工作组了解到,由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野生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联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概述了数据使用模式的趋势和对比,强调了更好地协调全球疾病监测数据共享的可能益处。

图: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的一种病媒 图源:Daniel J. Drew for Yale Peabody Museum, public domain under CC0.

由兽医生态学家Francisca Astorga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首次对生物多样性数据用于人类健康的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该研究发表于《同一健康》(One health)。

“同一健康”描述的是一种从地方到全球范围的跨学科协作方法,它认识到人类、生态系统和野生和家养动物的健康和福祉之间的密切联系。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开始并没有被设想为GBIF的主要用途之一,但目前GBIF的数据已经支持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评审文献,这些文献广泛寻求提高对野生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联系的理解。

Astorga博士及其团队生成了两份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清单:一份“正面清单”使用了GBIF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另一份“反面清单”则没有使用。这些研究包括2015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107项研究,这些研究依赖于GBIF平台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来探索人类传染病的各个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可互操作的数据可能有助于进行更复杂、更大规模的分析,承认、加强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数据在理解传染病动态方面当前和潜在的贡献迈出了重要一步。”

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目前明显缺乏关于病原体种类的数据。几乎一半(52份)的正面清单研究缺乏此类数据,三分之一的反面清单中缺乏此类数据。

Astorga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证实,GBIF和其他生物多样性资料库在为传染病研究提供非病原体数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记录参与疾病循环的所有生物数据是“同一健康”方法的基础,目前研究人员缺乏多物种病原体的集中存储库,所以通过连接生态、兽医、生物医学和人类健康相关领域的数据管理人员,我们可以提高涉及传染病动态的所有物种信息数据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

除了通过跨学科、疾病和分类单元的交联数据绘制基线外,该研究还概述了目前的差距和挑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改进对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人类传染病研究的支持,并加强与公共卫生、医学和兽医领域的数据整合。

整理:Sara

审核:Daisy

编辑:Pierre

来源: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