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钉头果

在登山时,在别人家院子前见着一棵怪树,树上挂着一个个“流星锤”,它有个非常形象的名号:钝钉头果。看似扎手的钝钉头果其实只是个虚张声势的吸气“河豚”,还挺适合拿着把玩,有点类似于那种解压的水球,只是不同的是,钝钉头果的果实里充满的都是气,用力一捏,还能有轻微的爆炸声,它们的花也是有些姿色,或许这种奇特的搭配,使它们出现在了昆明的斗南切花市场上。

若只是远观,钝钉头果的花还是挺上镜,粉嫩的花色能触动多少人的少女心。但要亵玩起来嘛,它们的花可深藏诸多奥秘了,值得把弄把弄。首先我们远远来看,盛开的钝钉头果的花都是向下开放,传粉昆虫来了也得倒吊着吃花蜜,虽然看起来废劲,但丰盈的花蜜也得让虫子们笑嘻嘻。

粉嫩的花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高级的是花中间的构造。植物学中常将一朵花所有花瓣称之为花冠,而在钝钉头果花结构中,不仅有外围的花冠,还有里层的另一套花冠——“副花冠”,和外圈一样,也是5瓣。把副花冠摘除,就能看见里面的圆锥体的东西,那个其实5个雄蕊的花丝合体形成,里面其实是空心的,藏着雌蕊。圆锥体的样子特别像个农村的尖头草帽扣在雌蕊上,所以各个结构被称作“合蕊冠”——5个雄蕊合体成个“帽子”,如果再拉上被“扣”了帽子的雌蕊一块合体,就被叫做“合蕊柱”。

似乎应该还有花粉,它们的花粉有点不同,花粉集合成了一个花粉块,而这个花粉块藏得非常隐蔽,需要拿点工具将它揪出来。注意看两个副花冠之间的合蕊冠上,有一个小黑点。拿个小镊子轻轻一挑,便能挑出两个小黄块,这便是钝钉头果的花粉块,花,挑的这个叫做“着粉腺”。

既然花器官都准备就绪了,诱饵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传粉昆虫上门来领包裹了。钝钉头果的花蜜量不小,吸引了不少慕“蜜”拜访,小苍蝇、小蚂蚁什么的。但这些昆虫并不能起到“快递员”的作用,所以都不是钝钉头果的有效传粉昆虫,要想见证钝钉头果奇妙的传粉机制,还得再等些时候,等到一只凶猛的胡蜂出现,它们除了会逮些毛毛虫给家中的幼崽,也需要为自己准备正餐——一顿花蜜盛宴。主角们都到场了,可以拉开传粉剧场的序幕了。

因为钝钉头果的花是向下的,胡蜂也就倒挂着,六只腿抓住花冠、副花冠或者其他可以抓住的部位,舔舐着花蜜。但整朵花都圆圆润润,一点也不麻赖,要加之向下的重力,胡蜂的腿不停地向下打滑,胡蜂再收回,再向上抓住花。昆虫的足上并不光滑,上面有柔毛或者硬毛,还有伸出来一个叫“距”的结构,这些构造就像我的小尖镊子一般,在上下上下,不断打滑收腿再放上的过程中,就会勾到小黑点的着粉腺,只要胡蜂稍一用力,着粉腺就带着两块花粉块,花粉块就粘上了胡蜂腿上。为了提高胡蜂“上钩”的概率,这时候的副花冠便不仅仅起到装饰的作用,更像个槽,引导着胡蜂腿往两个副花冠的槽里划过,槽里等候着正是小黑点。

花粉有了,接下来怎么把“快递”送到下一家钝钉头果的雌蕊上呢?前面已经提到雌蕊上还严严实实地扣了一顶“帽子”,要顺利把“快递”还得开个“窗户”给雌蕊递进去。在着粉腺的下方,也是位于每两个副花冠之中们有个口,正是通向雌蕊的“窗口”。当腿上拿着“包裹”胡蜂来到另一朵花上时,重复上个朵花的操作,还是上下反复,在这过程中,就把带着俩花粉块的着粉腺投进开口里。这个动作又格外像是投币,随着“硬币”被丢进“硬币口”,两个花粉块分别与雌蕊的两瓣相结合,授粉成功!花粉块比花粉粒更加高效,一次授粉就能结出几十上百粒种子。如果胡蜂足够尽业,在帮助这朵花成功授粉同时,还可以捎上下一朵的花粉块。

虽然一朵花上有俩雌蕊,授粉时也有俩花粉块,但到最终结果实时,的确在最开始能长出两个果实来,但最终只有一个能顺利完全发育成气鼓鼓“河豚”。把还是翠绿的果实折开看看,这场面就像游戏中虫巢的画面:空腔里一根根丝线系着中央的一个白色的“虫茧”,“虫茧”里包裹着的正是钝钉头果的种子。果实整出这么大的空腔,或许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种子安全,整出一层安全过渡带。

植物学中将只裂开一条缝的果实称之为“蓇gu葖tu果”,钝钉头果也属于这类。即使在还没有成熟时,拆开它们的果实也一样很容易发现它们未来准备开裂的位置——在打开球后,其它地方都是丝丝连接果实,但有一侧是白膜连接。到了果实成熟,“鼓气包”也干瘪了,整个果实在白膜这一块裂开来,露出里面层层叠叠的种子,每个种子都带着一个”降落伞”,时刻等候着一阵风,迎风而展,吹向远方,迎接它们的是新的世界,新的开始。

作者 | 叶峥嵘

审核 | 王康 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