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被吃,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不论是多么高级的物种,都有被吃掉的可能性,就连当初称霸地球的恐龙也不例外。
在恐龙时代,依旧有不少以恐龙为食的动物,它们无比凶狠,是雄霸一方的存在。
魔鬼蛙
第一种就是魔鬼蛙,说到青蛙,大家肯定会想到大自然的田蛙、牛蛙等等,它们都是田野的益虫,维持着整个生态链的平稳运行。
但是它们也是生物链上底端的存在,时常被一些高等物种猎食。
可你知道吗?生活于恐龙时代的魔鬼蛙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羊羔”,它们甚至还会吃掉霸王龙等各类肉食恐龙。
此前,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块较为完整的魔鬼蛙化石,它的长度超过40厘米,腿部拉伸之后,足有1米长。
研究发现,魔鬼蛙生活在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后期,它们出现的年代无从考究,但是在大约7000万到6500万这个时间当中,它们尤其活跃。
魔鬼蛙的体型远超今天我们对蛙类的认知,普通魔鬼蛙重量可以达到9到10公斤,欧洲的魔鬼蛙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魔鬼蛙。
但是,科学家表示,这并不是白垩纪时期体型最大的魔鬼蛙,当时肯定还有更大的存在。
在当时,魔鬼蛙就已经演变出了水陆两栖的特征,但是它们更喜欢在陆地上伪装自己的,等待猎物。
它们在颜色相同的陆地上一动不动,一旦有猎物经过,它们就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将其吞下。
如果吞不下,也没有关系,魔鬼蛙的牙齿非常坚硬,再加上结实的头骨,使得它的咬合力惊人。
普通小恐龙在它的嘴里就是嘎嘣脆的“小零食”。
当然,魔鬼蛙肯定不会去猎食那些成年恐龙,毕竟体型摆在那里,它们没有能力狩猎。
魔鬼蛙的主要目标,还是那些刚出生的恐龙幼崽。
魔鬼蛙的胆子非常大,经常游离于肉食恐龙的巢穴附近,等待新生的恐龙幼崽。
白垩纪时期的霸主霸王龙受尽了魔鬼蛙的折磨,它们孵化的幼崽经常遭到魔鬼蛙的迫害,导致后代存活的概率不高,也正是因此,霸王龙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除了恐龙幼崽之外,魔鬼蛙还会捕食一些昆虫、小型爬行动物等等,拥有如今蛙类的雏形。
恐鳄和帝鳄
恐鳄和帝鳄都是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霸主,前者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后者生活在白垩纪的前期,是恐龙强有力的天敌。
其中,帝鳄是迄今为止所有鳄鱼种类当中,体型最大的存在。
此前,科学家就在尼日尔的沙漠当中,发现了一只远古帝鳄的化石,它的身长足有11.6米,体重超过10吨,宛如一辆中型卡车。
科学家将帝鳄化石和现代鳄鱼的体型进行对比,并进行了还原,发现帝鳄的上下颚相互交错,理论上来讲,能够容纳100多颗牙齿。
再加上帝鳄那惊人的咬合力,一些体型较小的恐龙,恐怕会被瞬间撕裂。
帝鳄有捕食恐龙的习惯,它们最喜欢狩猎一些中型的肉食恐龙,一旦被这张有力的大嘴咬住,基本没有逃生的可能性。
帝鳄的捕食方式和现代鳄鱼一样,都是在水中潜伏,当猎物在饮水的时候,它们会迅速跃起,将其拖入到水中淹死。
不过,帝鳄的捕食能力遭到了科学家的质疑,因为它属于伪长吻鳄种类,长长的嘴巴可能成为狩猎的障碍。
与之相对的恐鳄便没有这方面烦恼,它们属于鳄鱼当中的短吻鳄,与现代短吻鳄非常相似。
恐鳄的体型比不上帝鳄,但是最长的恐鳄也有10米,体重高达7吨,堪称恐龙时代的巨物。
恐鳄继承了帝鳄的捕食方式,在狩猎上,由于没有长吻的限制,它们的范围更广。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科尔伯特和伯德对恐鳄的体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15米长的数值。
这其实是一种误算,经过修正之后,恐鳄的体长被定义在8到10米之间。
恐鳄不仅体型很大,而且在寿命方面也极具优势,一只恐鳄的年龄大约有100年。
当它们的年龄达到35岁,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年,要到50岁之后,才开始步入老年。
而身体素质的下滑,基本上要在70岁之后,可以说,一只恐鳄就目送了几代恐龙,算得上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恐鳄便是挑战恐龙在白垩纪时期霸主地位物种之一。
如果恐鳄和霸王龙相遇,两者究竟谁能够占据上风,还真不好说。
只可惜当时的生物当中,鳄类群体的种属生物太少,物种比较单一,数量也一直居低不上。
反观恐龙,在白垩纪时期的种群数量多得惊人,各个种类的物种无比兴盛,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都分布有恐龙的足迹。
恐龙本身
除了外族的天敌之外,恐龙群体内部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其中肉食类恐龙和草食类恐龙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上,演绎得尤为明显。
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捕食者——霸王龙便是肉食恐龙中的佼佼者,它最喜欢捕食那些草食类动物。
在一些情况下,霸王龙还会吃掉自己的同类,科学家从霸王龙的骨骼化石当中发现了一些非自然的同类齿痕,这表明,它们作为高傲的猎食者,有同类相食的习惯。
它们之所以如此霸道,与过硬的实力有关,研究表明,霸王龙不仅体型大,咬合力也很惊人,达到了恐怖的3吨。
大家对这样的咬合力可能没有什么概念,拿河马举例,河马的咬合力高达2000公斤以上,比鳄鱼还厉害,一颗西瓜在它的口中瞬间爆浆。
而霸王龙的咬合力是河马的15倍,恐怕就连成年人腰粗的大树,都能被霸王龙咬断。
不过,霸王龙也有缺点,那就是不能跑太快。
一项研究表明,成年的霸王龙奔跑速度不能超过18千米每时,否则就会骨折。
这是因为它那庞大的体型和腿部肌肉的比例影响。
由于前肢的萎缩,霸王龙是罕见的双足行走动物,双腿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如果奔跑过快,这些重量都会让腿部承担,一旦超过承受范围骨折在所难免。
假设一只霸王龙的重量在5吨左右,那么它想要达到40公里每小时的奔跑速度,腿部的肌肉占比大约是体重的40%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影视剧当中,那些开车都跑不过霸王龙的画面,完全是为了剧情虚构出来的故事。
现实当中,霸王龙就连一个成年人都跑不过。
这不仅是霸王龙的烦恼,也是很多大体型恐龙的烦恼,给自己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后来的物种进化得越来越小,如今很少再有大体型的生物出现。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关注CHN九象科技,通过科普,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奇妙无比的事情。
来源: 九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