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是骨科大手术,目的是消除疼痛、改善髋关节功。可以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等。髋关节置换手术目前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手术,但术后康复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术后效果。术后康复因个体差异及手术入路、假体等因素而不同。患者应该在术前及术后与手术医生充分沟通。康复主要围绕三防(防脱位、防血栓、防感染)。

如何坐:术后第一天就可以坐起。上半下身向后靠,保证上半身与大腿之间的角度大于90°。不能坐过低的椅子及沙发;双足不能交叉;不能翘二郎腿。

如厕:可以使用普通的座便器。先保持上身后仰,大腿伸直后缓慢坐到座便器上,保持躯干与大腿之间大于90°。

上、下楼: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有足够的肌力及良好的控制力。采用“好上、坏下”的方法,即上楼时健侧腿先上,下楼时患侧腿先下。练习过程中,要尽量扶着扶手。

上、下车:调整好车内空间,空间足够大,座椅后背尽量后倾。身体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车上,保持躯干与大腿角度大于90°。开车最好术后6周进行,软组织特别是关节囊愈合需要6周,频繁屈伸髋关节对关节囊及软组织不利。如果是自动挡汽车,有则换手术不影响开车。

穿鞋、袜:术后6周内不建议穿鞋、袜动作。将患足抬起放在健侧小腿前方并上移致健侧膝关节下,躯干尽量后伸致双手可以穿鞋袜。

肌肉练习:手术麻醉清醒后就应该行肌肉练习,先行踝关节背身、跖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第二天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术后第三天可以进行下肢抗阻力训练。

康复要恪守循序渐进。目前微创髋关节前入路手术(DAA),第2天就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出现伤口红肿、发热、小腿肿胀及疼痛、髋部疼痛明显加重及活动受限,须立即就医。

如何防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形成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对病人造成严重影响,肺栓塞往往是致命的。术后应该继续使用抗凝药无比如阿司匹林42天,并且开始下肢肌肉训练。高脂血症患者应该继续使用降血脂药物,多饮水稀释血液也对防止血栓有一定帮助。穿下肢弹力袜应该是双侧,不应该仅仅穿置换侧。平时要观察小腿的肿胀情况,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及小腿后方疼痛应该立即就医。

防感染 关节置换感染往往是毁灭性的,出院后防感染主要在于自己了,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类风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其次要治疗基础疾病、饮食要高蛋白。观察伤口: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就要注意,一旦出现伤口渗出就要立即就医。

来源: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