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碰到一位乳腺癌术后的阿姨,满是困惑地说:“网上说乳腺癌手术后,不能不动的,手术的一侧手臂要多活动,练习手指爬墙,可做了几次后,觉得伤口的地方有点疼痛。吓得我又不敢动了。”这时,就要康复科来帮忙,乳腺癌术后当然需要活动,可怎么动,是大有讲究的。今天,让小编带你了解下乳腺癌及其术后康复的小知识。
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小知识~
大家,千万别觉得乳腺癌离你们很遥远,尤其是年轻的男性女性。2021年,美国癌症学会发表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上的一篇“2021年癌症发病死亡统计报告”显示,根据以往数据统计,预计在2021年乳腺癌仍是患癌女性的首要病因,占女性癌症的30%,而乳腺癌也将成为女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死因。虽然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整体低于欧美国家,但根据筛查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每年新发乳腺癌26.9万例,死亡7.0万例,发病更偏向年轻化,同时,乳腺癌也是导致我国45岁以下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虽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过度饮酒等会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据统计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岁,指南推荐对于有家族史等风险人群,40岁便可开始进行乳腺癌的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乳腺癌,选择对应的手术或保守治疗方式,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乳腺区段切除术、保乳手术、乳腺癌乳房单纯切除术以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其类型选择不同的放化疗方案。乳腺癌手术后期的一些并发症问题,值得康复人加以关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可能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相应的神经血管、腋下淋巴系统,术后可能出现皮节区麻木、疼痛、烧灼感、腋窝无汗、淋巴水肿、疤痕形成、肌肉挛缩变硬,继而引发关节活动受限、患侧肌力下降等功能障碍,若后续不跟进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术后康复评估
康复治疗介入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估:
1.上肢功能评估: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的测量、疼痛评估、患肢淋巴水肿(臂围的测量:手横纹上每10cm的维度,直至腋下,多节段臂围测量一般认定患侧上肢周径比对侧上肢周径长<3cm,认为轻度水肿,3-5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
2.并发疾病的风险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血脂异常评估、骨折事件风险评估。
3.生活方式评估:身体质量指数(BMI)、运动量(7天体力活动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评估(改良Bathel指数)、其他(吸烟、饮酒等频率和数量)。
4.心理与社会支持评估: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需再次对患者情况进行复评,以了解功能改善情况和后续存在的问题,重新调整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何科学的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于肢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术后更早期的、在康复指导下的功能锻炼已被证明安全有效,但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随意提前,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根据《乳腺癌术后上肢常见并发症康复训练研究进展》,推荐阶段性的上肢康复训练,患者术后24h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分三个阶段:
术后至引流管拔出前:患者切口牢固性较差,此期主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手、腕、肘的任意主动运动及上臂前屈、后伸多方向的等长收缩,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和腋窝等处瘢痕挛缩。
拔出引流管至拆线前:主要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练习。可开始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及内、外旋等各运动轴的主动运动,肩关节可抬高、伸直、屈曲90°,防止腋下皮肤愈合面过紧。之后可由肩部逐渐过渡到上臂全范围关节活动,如手指爬墙运动、梳头运动、环转运动等,通过这些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鼓励并指导患者用术侧上肢进食、刷牙、穿衣等。
拆线后:手术的切口已相对牢固,可适量进行大范围上肢及肩关节活动,注重力量恢复。功能性锻炼可有利于促进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成,减轻手术瘢痕组织强度。可在上一阶段动作的基础上,加大运动强度,同时,可使用不同强度的弹力带,针对肩关节外展及内收肌群进行渐进式阻力训练。
在强调尽早开展运动的同时,有以下几个注意点:1. 术后七天内尽量限制肩关节外展角度超过30°;2. 严重皮瓣坏死者,术后2周内避免大幅度运动;3. 皮下积液或术后1周引流液超过50ml时,应减少练习次数及肩关节活动幅度,同时限制外展。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2022年度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全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康复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资助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