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38岁,正值壮年,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生活、工作上的双重压力没有让这位年轻人踌躇不安,反而激励他不惧挑战,这也让他对于未来生活充满的无限可能,满怀期待。当然,小李敢闯敢拼的性格也源于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自信。然而,这份自信背后实则还浅藏着几分心虚——近几年体检发现一直偏高的血压。虽然对‘血压高’这3个字很熟悉,但正常的血压应该是多少,小李说实话心里拿不准,后来网上也查过,对比后发现就比正常值高了一点点,更何况平时没感觉有特别不适的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就全然没当回事。但近三年,小李体检时血压还是高,因为工作的职业属性,平时比较忙,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期间偶尔也会感觉头晕、胸闷,有时看新闻上报道各种猝死事件,以及高血压的各种危害,不由联想到自己,这才开始重视,想去医院好好看看。
就诊时,小李满脸倦怠,也全然见不到年轻人该有的精气神。医生为小李开了一系列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小李没有其他疾病。因此,医生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即其他基础疾病引发的高血压症状的可能性。通过对小李详细问诊,医生得知小李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因而判断小李的高血压可能是由于家族遗传的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
得知结果,小李一阵唏嘘。按他的话讲,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初没症状也没往这方面想,况且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自己真没当回事。
医生严厉地斥责道:“大部分年轻患者仗着自己年轻,又没有什么不舒服,即使体检反应出血压的问题,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直认为这是老年人该得的病。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组数据:第一、在我国,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第二、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45 亿,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3人被它“盯”上,遗憾的是,10个高血压患者中只有不到2个可将血压管控在正常范围,其余则均未引起重视,任由飙高的血压侵袭身体。第三、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约有49.4%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需要治疗的疾病。
面对这么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你还会觉得它离年轻人远吗?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甚至知道了,也没有行动起来采取积极手段去治疗呢?这一切都源于高血压的无形,一方面,绝大多数高血压早期都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让我们毫无觉察;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短期内看不到严重的危害,所以觉得没有治疗的必要。但它就是仰仗其特有的隐匿性在我们的一贯思维及错误认知下一点一点摧残你。高血压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遍布全身的小动脉,简单的说就是小动脉们因为各种原因普遍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失去弹性、阻力增大,正常的压力不能让血液正常通过,必须加大压力,血压就高起来了。异常升高的血压对全身各个器官极具破坏性,关键是,这些变化是质变,是不可逆的。一旦高血压出现明显症状,可能已经错过了控制高血压的最佳时机,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病变,或将伴随着突发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风、肾功能衰竭等致命性疾病。
不仅如此,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让你防不胜防。高血压病的易感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基础,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所以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更要比普通人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高预防意识,做好动态血压的定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小李:“这个无形的特征让高血压变得如此狡猾,甚至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这是不是就说明,我必须接受身患高血压的宿命了?”
医生解释道:“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血压的诊疗与管理已渐趋成熟。高血压的管理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特色”。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前期,再到高血压,及最终可能触发各种并发症,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给我们积极预防带来可能,更为治疗高血压和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争取到更多时间,对抗高血压并不是彻底消灭,而是做好打好持久战的准备。
就在2022年11月13日,首部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其中,针对高血压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通过循证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高血压诊治水平。
指南中明确提出:结合自身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的疾病、判断是否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就可以直接决定患者的治疗时机,达到理想治疗预期。
对于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 舒张压(DBP)≥90 mmHg 的患者,对于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 mmHg 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者或≥3 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将直接归于高危患者,需要进行药物降压管理。
对于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mmHg,伴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属非高危人群,可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诸如控制体重、腰围,加强锻炼等,如超过3到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无效则需要尽早根据医嘱考虑启动药物治疗。
指南中还提示:根据最新国际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治疗启动标准,在我国35岁及以上的成人中,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的人群有22.7%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预计总人数为3990万。
所以,对于年轻患者来说,认清并提高血压危机意识**,尽早知道自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按照指南推荐及早采取应对疾病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理想预期的,**反而是那些对身体盲目自信的年轻患者,脱离规范治疗指导建议,或等到临床症状明显时再进行干预,这时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难以逆转的器官并发症,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也为未来或将产生的并发症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听了医生的一番耐心透彻的讲解,小李一方面对自己当初连续几年体检发现血压高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感到懊悔,另一方面还是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就开始吃药,等到七老八十,还不成了药罐子?他从心底里还是非常抵触,不由得开始担心起长期服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医生:“你现在已经进入了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雷区,这时候,和血压持续升高的危害相比,药物的副作用简直微乎其微。况且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无效用药的发生而导致病程的发展或病情延误,我们建议可以做个基因检测,这样就可以将个体的基因型考虑在内,量身定制用药方案,取得最佳降压疗效和最大程度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做到精准的个体化用药。”
小李:“ 原来吃药还跟基因有关?”
医生:“依据我国《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药物基因组学对于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因基因变异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药物作用的差异表现为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差异。目前,降压药物种类多样,大部分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凭临床经验试验性地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将从分子水平和微观层面为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
所以没什么好犹豫的,必须立刻开始药物治疗,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当然对于那些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有部分禁忌,这就交给医生帮你选择。”
医生的话就如同定心丸,有了安全用药的前提,一下消除了小李心头的顾虑。
小李在医生的建议下,**立刻做了基因检测,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给予了合理的用药方案,**并特别叮嘱小李:“用对了药只是第一步,长期服药,严格监测血压,才能做到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感觉自己没有了症状,认为血压就算得到了控制,立马停药,隔一段时间发现血压又高了,接着又吃,结果造成血压大幅度波动,这样反而会大幅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也让前期的治疗前功尽弃。我们说血压既然是要控制,那就没有‘疗程’之说,而是长此以往边治疗、边评估、再调整。”医生还补充道:“除了合理的安全用药、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以外,非药物干预措施也是降压治疗的有效且必要手段。对于非药物干预,如饮食、运动、减压、减重、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的干预,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效果已得到研究证实及国内外高血压指南的推荐。总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控制血压的基础。”
小李所患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不知道原因或者成因不明确的一类,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常说的高血压;而高血压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在开篇提到的继发性高血压。简单来说,继发性高血压就是由于患上某种疾病,导致了血压升高,治好了这个病,血压就能恢复正常。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而有些继发性高血压是属于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高血压,这类高血压一般发病早 ,多在青少年发病 、有家族史、为重度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 、多合并血钾异常和低肾素。其中,Liddle 综合征相对常见,其余类型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均属罕见。部分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一经确诊,可给予有效的针对性治疗。相反,一旦错过或延误确诊时机,会造成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不良预后,而此类疾病的确诊必须依靠基因检测。
所以认清了高血压,我们既不能过度轻视也切不可过度焦虑,运用正确的疾病鉴别手段,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血压方法,正确并坚持服用降压药、保持健康生活的方式,你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小李经过此次就诊,对高血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医生的帮助下重塑控压信心,回想起当初体检发现异常,与其模棱两可的猜忌,不如提早就医,运用正确的方法采取干预措施,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已经逐步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高血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有病治病",而发展为"主动健康"。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可以引起大家对于高血压的重视,进而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提高血压管理的主动性,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打赢这场攻坚持久战。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 心血管科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