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敖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湿地公约》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湿地在生态系统当中对人类生存的贡献,促进人们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湿地。

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有不同的主题,2023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Wetland Restoration)。由于湿地退化的程度超乎想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湿地消失的速度近似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三倍,**超过35%的湿地已经完全丧失其生态功能,这已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该主题的提出强调了湿地恢复的迫切,表明了联合国生态系统对治愈地球的决心!那么我们对于湿地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湿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什么是“湿地”?

在初中地理课本当中,我们早就了解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湿地”是一个年轻的地理学术语,在课本当中湿地被定义为: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以及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面积达到6600万公顷。我国的湿地分布广泛,无论沿海还是内陆、温带还是热带,甚至高原平原都有分布。湿地种类繁多,无论是穿城而过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波光粼粼的池塘、大漠深处的沼泽、高原上的泥炭地,或是气势宏伟的水库、虾蟹欢愉的稻田,都是湿地的一份子。湿地还拥有“天然水库”、“物种宝库”、“鸟类的乐园”、“微生物的天堂”等各种美誉。作为“生物超市”、“物种基因库”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湿地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湿地”有什么功能?

“蓄水池”和“储藏间”

稻田中的大米是全球近30亿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人类日常所用的大部分淡水都来自湿地,同时它也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以很好的为动植物提供养分。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生长在湿地当中的芦苇,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极高。《诗经》当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是描写湿地芦苇的诗句。

稻田就是一种典型的湿地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净化器”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大量研究证明湿地清除污染物的能力十分强大。湿地不单单可以捕获土壤中的污染物并中和有害物质,还可以促进径流中沉积物的沉降,同时大部分的湿地植物又能够很好地吸收其中的有毒物质,将潜在的污染物质转化为生物养分,最后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变化将其带离湿地系统,起到净化的目的。

湿地还可以通过植物吸收、氨的挥发、微生物脱氮等机理去除湿地中的氮;湿地还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同化作用去除过量的磷。印度加尔各答市就很好的利用了湿地的这一功能来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发展渔业农业,依然成为世界典范。

位于加尔各答东郊的湿地是湿地开发的世界典范

(图片来源:谷歌地球)

“理想家园”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水草丛生的特殊环境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的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营巢避敌。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椋鸟等约200种。而且濒危动物朱鹮就大多喜欢生活在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

朱鹮就是一种典型生活在湿地的鸟类,图中为河南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拍摄到的朱鹮

(图片来源:flickr/Brendan Ryan)

“缓冲网”

湿地拥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可以很好的缓冲自然灾害。湿地在维持区域水循环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丰水期,湿地可以储存过量的雨水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枯水期,再重新释放出来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沿海湿地和植被又可以帮助飓风袭来的冲击。

城市周边的河流和湖泊都是极为重要的洪水缓冲带,但一旦开发过渡,就很容易在雨季让城市进入“看海”模式,图片为武汉东湖风景

(图片来源:flickr/David Baron)

“碳库”

湿地由于长期的水分过饱和状态所造成的厌氧环境,是理想的有机碳固定场所,对于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全球范围内,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8%,而碳储量却占陆地生物圈的35%,远超农业生态系统、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的碳储量之和,这使得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有机碳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湿地“碳库”对于缓解全球变暖有重要意义。

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理想栖息地。但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对于湿地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来看,“湿地“还面临很多问题,湿地面积一缩再缩,水质一降再降,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我国于1992年成为《湿地公约》缔约国之一,将保护湿地变成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绿发会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的观察员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各界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保护湿地生境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恢复湿地不只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更是在守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彩蛋:想知道湿地蕴藏的土壤有机碳是怎样影响全球气候的吗?土壤有机碳(SOC)是怎样一个精彩的研究领域呢?可以期待下期SOC小知识!

参考文献:

【1】保护湿地资源,你能做些什么? | 2023年世界湿地日:用行动促进湿地恢复-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22-12-06

【2】以中国湿地科学引领世界湿地生态修复「预出版」

【3】董峻宇. 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和固定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22.DOI:10.27272/d.cnki.gshdu.2022.000112.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