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都用生肖纪年。汉代王充《论衡》说:“卯,兔也。”二者组成我们的生肖“卯兔”。“卯”的本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时辰中,“卯时”也被称为“兔时”,因此,兔也表示春意、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

兔和虎都是十二生肖之一,为什么“卯”和兔结缘?兔又跟随在虎之后出现?有一种说法是出于记时的需要。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按照地支的顺序将其命名,而十二生肖的顺序,则是依照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的活动规律确定的。古人发现老虎往往在“寅时”,也就是凌晨3至5时最为凶猛,到处游荡捕食,胆小机警的兔为避免与猛虎相遇,就等待老虎回洞休息后的“卯时”,即凌晨5至7时,再出来活动。当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兔的活动时间并不仅限于卯时,整个夜晚它们都很活跃。

兔是我们祖先最早熟悉的动物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有“兔”字。《诗·小雅·巧言》记载:“跃跣兔,遇犬获之。”意思是用犬捕捉野生兔子。到先秦时期,就产生了许多典故,如“守株待兔”等,说明兔与人的关系已相当密切,兔子的意象也就慢慢开始演变产生。

古书《瑞应图》中记:“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是瑞兽,象征灵巧、敏捷,如成语“动如脱兔”“惊猿脱兔”比喻行动灵敏、迅速。汉字“逸”字是一个会意字,原意指奔走如兔般快捷。兔也可以用来象征机智或狡猾,如成语“狡兔三窟”。在一些民间故事中,常会把兔子塑造成聪明机灵,或略带狡黠的形象。兔还象征着长寿。《抱朴子》中有“蟾蜍寿三千”、“白兔寿千岁”的说法。道教把兔视为能制作长生不老药的仙兔,后来兔慢慢演化为医药业的象征。如晋代傅玄所著《拟天问》一书中描述:“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兴福降祉。”唐代诗人李白《拟古十二首之九》诗云:“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诗人杜甫所作《月》一诗亦云:“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这些形象是怎么来的?那就要归于古人对兔的观察和智慧了。当然古人因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对兔也有不少错误认识。比如东汉王充《论衡》写道:“兔舐雄豪而孕,及生子,从口中出。”由于兔子很难从外观上区分雌雄,又常见大兔口叼仔兔,再加上兔与“吐”同音,而附会出“吐子”一说。“望月而孕”又是一例,即雌兔与月亮感应而怀孕生子,一月一次。这种说法听来有些荒谬,却揭示了兔雌雄难辨以及一月一孕的现象。

不管古人对兔的认识是否正确,自古以来,兔一直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给人留下温柔可爱、吉祥仁善的形象。正因如此,很多民俗,如元宵节拉兔子灯、老北京的“兔儿爷”泥塑、汉族赠送兔画给儿童的风俗等都保留了下来。

让我们一起去自然界看一看兔,从兔的身体构造、行为特点、起源演化等了解兔及兔文化。

兔的“顺风耳”

兔最招人注意的是它长而大的耳朵,耳壳竖立,耳根部细,长度可以达到耳环宽的几倍,有的种类甚至可以超过头颅长度,这在动物界是独一无二的。这对耳朵非常灵活,双耳可以各自独立地旋转,旋转角度可达270°,能帮助收集来自周围的声音,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并能及时辨别声源,识别危险信号,以便在捕猎者有所行动前及时逃脱。

此外,兔的耳朵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体温调节。兔的耳朵里毛细血管特别丰富,当耳朵周围的空气流动时,兔的体温也会随着血液循环降低,因此耳朵可以帮助兔调整体内温度。

羚羊兔(Lepus alleni),耳朵长度可达20厘米。

兔的眼睛都是红的吗?

小白兔的红色眼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兔子的眼睛都是红色的。兔眼睛的颜色与它们体内的色素有关,含有灰色素的兔,毛和眼睛就是灰色的,含黑色素的兔,毛和眼睛是黑的。白兔身体里不含色素,它的眼睛是透明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白兔眼睛里的血丝(毛细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线,透明的眼睛就显出红色。

兔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眼球大,略凸出,位置相对较高,视野范围加起来几乎能达到360°,即便敌人从后方袭来或从头顶逼近,它也能察觉到。但是,兔却很难看到正前方或正后方,也难以看清立体事物,不能准确判断目标的距离。当兔快速奔跑时,免不了会撞上正前方的障碍物。“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或许就是因此编写而成的。

兔的“三瓣嘴”

三瓣嘴是兔的典型特征。其实兔唇分为上唇和下唇,上唇中央有纵沟把上唇分成明显的两瓣,形成所谓“兔唇”,下唇没有纵沟,是完整的单片。兔唇的结构与它们的进食习性有关,由于它们体型矮小,需要靠发达的门牙啃食矮草和草根,三瓣嘴的生理特点有利于兔子将门牙翻出来,使得它在低头吃很低矮的草时不会受到嘴唇的阻挡,能快速进食。这样的结构能增强嘴巴的灵活性,是通过慢长的演化而形成的。

兔的牙齿

前面讲到兔的门牙发达,兔吃东西主要靠门牙把食物切碎。其实兔有3对门牙:前后重叠的2对上门牙和1对下门牙。第一对上门牙大,呈凿状,后面1对门牙呈圆柱状,极为细小,紧贴在第一对上门牙后面。门牙是终生生长的,必须经常啃咬硬物磨短,才能避免过度生长,保持长短适中。因为这个特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分类学家将兔归到啮齿目中,直到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兔类和鼠类的牙齿、头骨、骨骼细节和咬合方式都存在差异,才把兔类单独列为一个“兔形目”。现在的DNA测序结果表明,兔形目与啮齿目是挺近的亲戚,统称为啮形类。

兔的四肢

兔的前足5趾,后足4趾,前后肢比例差别较大,后肢明显比前肢长,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奔跑,又有利于跳跃。奔跑时,野兔腰部弓曲,两条腿尽量前伸,后脚的着陆点可超过肩部位置,待身体伸直后,后脚蹬地跃起,身体向前上方蹿出,前脚再着时的跨度可达3m。连续奔跑的时速可达55-70km每小时。

欧洲野兔(Lepus europaeus)

格拉纳达野兔(Lepus granatensis)

兔的前腿短,不能抱握食物,但却有较强的扑击力。如鹰来捕捉时,兔先向后缩身子,然后猛地向前蹿跳,用前腿猛扑,前爪猛抓,鹰遇到突袭,稍有退缩时,兔子会迅速逃逸。

兔的短尾巴

兔的尾巴虽然很短,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兔的尾巴呈毛簇状。奔跑时,尾翘起,尾面靠近体背,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同时也能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

许多兔科动物的尾巴下侧是显眼的白色,当遇到天敌攻击时,白色的尾巴毛还可以作为警示标志。

说完了兔身上的秘密,再来看一看兔家族的秘密吧。

兔的分类

兔泛指哺乳纲兔形目动物,世界现生的种类有2科13属97种,我国有2科3属43种。在这个大家族中有旷兔类、穴兔类和鼠兔类三大类群。旷兔类和穴兔类组成了兔科,而鼠兔单独成科,因此现生兔形目动物共有兔科和鼠兔科两个科。我国野生兔形目动物中少了一个以穴居为主的穴兔类。

我国现生的兔科动物共有2属12种,分别是粗毛兔、云南兔、高丽兔、海南兔、东北兔、尼泊尔黑兔、灰尾兔、华南兔、雪兔、蒙古兔、中亚兔和塔里木兔。其中海南兔和塔里木兔是我国特有的种类。兔科动物适应性很强,终生不依赖洞穴生存,从海拔5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到东部平原,从东北大兴安岭到海南岛,从干旱区绿岛的伊犁谷地到极度干旱的罗布荒漠,都有兔活动的痕迹。

我国现生的鼠兔科动物共有1属31种,其中有15种是我国特有种。主要种类有高山鼠兔、达乌尔鼠兔、灰鼠兔、柯氏鼠兔、伊犁鼠兔等。鼠兔个子很小,体长一般在20cm左右,是兔形目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分布范围很广,高原、沙漠、草原都有它们的身影。

海南兔(中国特有种)

塔里木兔(中国特有种)

兔的起源

世界上时代最早、形态最原始的兔形类化石是出现在4600-4300万年前的洛河卢氏兔,这时现生兽类的各大门类早已分化,确定了祖先根源。而在这些早期兽类中难以找到与兔类相关的化石证据,因此兔形类的起源众说纷纭。科学家至少提出了七、八种假说,如“原古兔科”起源假说、假古蝟起源假说、三尖齿兽起源假说、踝节类起源假说等,但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李传夔先生在安徽潜山距今620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名叫模鼠兔的化石,才真正弄清了兔形目的起源问题。安徽模鼠兔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与鼠兔大小差不多,有两对大门齿,具备兔形目特有的头骨特征。2007年在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了距今约5300万年的远古道森兔,这是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之间的过渡种类,也证明了兔类是从模鼠兔演化而来的。

模鼠兔头骨化石及复原图

家兔种类及驯化

由于野兔资源有限,人类为满足多种多样的需要,很早就开始了对兔的驯养和培育。据考证,所有家兔品种都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这也是唯一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兔子。穴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是一种原产于西南欧的兔子,因其能挖掘复杂的兔穴网络而得名。体型较小,雌雄在外观上相似。有四颗尖锐的,终生持续生长的门齿和两颗位于上门齿后面的凿齿。耳大,后腿肌肉粗壮有力,尾巴短而蓬松。

穴兔与洞穴入口

家兔驯养的历史一般认为早于文字记载,一般认为欧洲饲养的家兔始于16世纪的法兰西修道院,目的是食肉。我国则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饲养兔子,推测是当作珍品通过“丝绸之路”从欧洲经伊朗输入的穴兔,当时主要用于在宫庭圈养玩赏,后来流传到民间,培育成现在的中国白兔。我国野生的兔子在圈养条件下很难成活,并不是家兔的祖先。

如今养兔业方兴未艾,饲养品种很多,世界上现有60多个品种200多个品系,而据美国兔子繁殖者协会的统计,全世界的纯种兔品种约有49种。

这些家兔品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毛用兔、皮用兔和皮肉兼用兔4个类型。毛用兔以产兔毛为主,主要用于纺织,最著名的是安哥拉兔。皮用兔以生产优质商品皮裘为主,可用于制造各种衣着用品,最主要的品种是獭兔。皮肉兼用兔主要指皮、肉生产兼顾的品种,它们毛皮质地优良、色泽美丽,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是香槟银兔、银狐兔和哈瓦那兔。我国自行培育的白兔也属于皮肉兼用的品种。

来源: 浙江自然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