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前段时间某清瘟、布洛芬被疯抢一药难求退出舆论场后,你方唱罢我登场,蒙脱石散又步后尘,卖断货脱销了。

造神药运动一个接一个,公众一个接一个接招。

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碾压人类的健康,同时碾压出人性,碾压出社会的撕裂,碾压出公众的思维百态,更碾压出公民的科学素质。

药品卖断货脱销与众多因素有关

比如患者多且需求大、专家不当建议使用、亲朋好友亲情推荐、恐慌性盲目囤货、媒体不实宣传、市场供应链不畅、囤积居奇、商家逐利炒作等。

全国出现抢购潮,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也不例外。

此事的噱头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XBB毒株迅速在一些国家蔓延,已经传入我国。感染此毒株的症状包括胃肠道表现,蒙脱石散应运而生,似乎合情合理。

这么多人有着同样的行为,不得不令人究其深层次原因、思考深层次成因。

患者多且需求大。疫情爆发期间此情况不假,相关药物的生产厂商可以提升产量,满足提升的用药需求。况且,药物都有适应症,不可能人人都吃某款药治病。再者说,同类药物很多,没有必要盯着某款药物购买。所以,不至于买断货。

专家不当建议使用。专家水平的高低不等于人品的好坏,要看建议与人品的关联、是否与利益驱动的有关。

亲朋好友亲情推荐。好心不等于办好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亲朋好友不是家庭关系,已是社会关系,同其他社会人员没有质的区别。

恐慌性盲目囤货。恐怖来源于“无知”。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服用。

媒体不实宣传。宣传都是有导向性的,适合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

市场供应链不畅。抢购囤积的药品导致没有使用的过期浪费掉,还造成市场总体供应失衡,本来常年供销平衡的体系被打破,需要者却买不到药,出现假象。

囤积居奇。资本逐利是天经地义的事,害不害人是人品、良心、道德的问题。

商家逐利炒作。任何事情上都会有炒作方式,销售更不例外。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任重道远

中国科协发布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其中上海和北京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均超过24%,处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领先地位。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采用国际通行标准。公民对科学的理解是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核心指标,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方面涵盖内容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3个维度;能力方面包括日常生活、参与科学和科学决策3个维度。

连处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领先地位的大城市都出现大人群要么因不客观判断,要么因缺乏理性判断,要么因不中立地认识,要么因缺乏逻辑分析没有分辨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要么因盲目崇拜权威,更何况有些专家是造神运动而生、有些专家是科学疯子、有些专家是敌对势力的口舌,要么因缺乏质疑,要么因“无知”缺乏科学常识,要么人云亦云而哄抢、疯抢等抢购潮,其他地区更管中窥豹略见一番,其背后凸显公民科学素质不容乐观,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任重道远。

非专业人员该如何去做

思维要有定力,不要有定势。定力是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危害甚大。对于缺乏科学素质的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吸引力、欺骗性,使之迷信并追随。定势是思维固化,缺乏质疑、求证、反证,逻辑判断,理性思维,批判性思考,不能接受与自己相悖的正确内容。

以下是“坑”,避免掉进去:在事实上,无依据,歪曲、放大、缩小,掌握信息不全面,不客观;在逻辑上,无严谨的推断过程,牵强附会,不理性;在判断上,武断、偏激、狭隘,不中立;在结论上,忽悠、恐吓、诱骗;在形式上,堆砌前沿科技词汇;在目的上,博得众人关注,利益驱动,追名逐利。

从本质上来讲,疫病属于感染性疾病。因此,了解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预防、控制疫病。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离不开三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一不可。只要客观、理性、中立地认识、评价疫情,罪魁祸首揪传染源、斩断魔爪传播途径、保护弱者易感人群,定能阻断传染病的播散。

“科学的力量取决于大众对它的了解”。普及生物安全与生活安全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有利于消除人们对生物危害的盲目恐慌,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疫情使人深刻反思后汲取的经验教训是方方面面改革的动力,巨大的精神财富昭示国家繁荣和富强。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