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它不但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也是1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的分布地,另外还是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等等。如此众多的“身份”加持,使得秦岭的生物资源在这里得到极大的交汇,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秦岭拥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多种,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0种左右,陕西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80多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秦岭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这4种动物,被称为“秦岭四宝”,是这里最具代表性的珍稀动物。
我国几十年来通过大力度的保护,特别是设立2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对相应的物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很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比如秦岭大熊猫已经从100只增加到近400只,朱鹮已经从不到10只增加到7000多只,金丝猴和羚牛的数量也都突破了5000只。
说起“秦岭四宝”中的羚牛,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会比较陌生,相比其他“三宝”来说知名度要差了很多。不过,近年来,随着秦岭羚牛数量的不断增多,它们与人类的冲突也越来越剧烈,伤人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让很多人对羚牛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羚牛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属于牛科羊亚科羚牛属,属于体型较大的食草动物,成年个体的肩高在1.2米左右,体重一般在200-300公斤之间,但也有长得非常超常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最重的羚牛重量可达1000公斤。
羚牛主要栖息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全球一共有4种亚种,即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岭羚牛,我国境内这4个亚种全部有分布。
羚牛的体型除了壮硕之外,它还集合了其他很多动物的特征,比如头像驼鹿、背像棕熊、脚蹄像牛、长长的尖角像角马、尾巴像羊、肩高臀低像鬣狗,于是一些人把羚牛称为“六不像”。
虽然秦岭“六不像”属于食草动物,但是它们并不像很多食草动物那样温顺,甚至在遇到食肉动物捕食时,依靠它们特有的防御加进攻组合技巧,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羚牛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型非常庞大,几百公斤的体重,让那些体型较小的食肉动物望而却步,也无从下嘴。而且一旦羚牛奔跑起来,巨大的体重会产生巨大的动量,如果撞击到其他动物身上,绝对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内伤”。
其次,雄性羚牛的头上长有像角马一样尖锐、长长的角,长度基本上在20厘米以上,而且异常粗壮,这个角在羚牛防御食肉动物捕猎、争夺领地、抢夺交配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食肉动物在与羚牛进行对抗时,不小心被长角刺上的话,那么轻则皮开肉绽,重则开膛破肚。
大家在看一些关于非洲大草原的视频时,有的时候可能会看到非洲狮群围猎角马的画面,即使作为顶级捕猎者的非洲狮,在围捕角马的过程中,有的也会被角马的长角所刺伤,有的甚至直接被刺穿肚皮,最后因疼痛和感染而死。羚牛无论是体型,还是长角,都和角马不相上下,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羚牛的性情比较暴躁,领地意识非常强,在它们的领地以及觅食空间范围内,如果出现其他食草动物,它们会毫不犹豫将其进行驱赶,甚至在领地遭到食肉动物的侵犯时,它们也会挺身而出,以勇制暴,以其庞大的身躯和尖锐的长角,让其他动物知难而退。
特别是雄性羚牛在争夺“首领”的斗争中败下阵以后,它们会被赶出羚牛群而独自流浪,这时单独的羚牛性情更为暴躁,更具有攻击性。
第四,羚牛属于群居动物,一个羚牛群少说也有十几只,多的能有四五十只甚至上百只,群体中的羚牛往往都分工明确、“纪律严明”,要想攻击这样的羚牛群,难度可想而知。
正因为羚牛有上述的一些特点,使得它们虽然属于食草动物的阵营,但在自然界中的天敌数量并不是太多,有些天敌在围捕它们时,还有可能造成伤害甚至被反杀。拿秦岭来说,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就曾经发现,有一只野生大熊猫的腹部有一个长长的伤口,肠子都露在了外面,后来经抢救无效死去,随后工作人员检查伤口认为极有可能是被羚牛的角所划伤。
此外,在秦岭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里,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摄像头,发现一只黑熊在外出觅食时,正好遇到一头“六不像”,结果出人意料的是,黑熊并没有上前进行抓捕,而是灰溜溜地掉头就走,同时羚牛也发现了黑熊,在面对如此猛兽之时,羚牛没有退缩,反而朝黑熊逃跑的方向猛冲过去,幸好黑熊跑得快,才没有被羚牛的尖角刺到。
可以说,羚牛在秦岭这个区域内,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它们的动物了,在它们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与人类的接触几率也越来越多,因此伤人事件也与日俱增。因此大家在野外旅游特别是到秦岭这样的自然保护区时,一旦遇到羚牛,千万不要与之对峙,可以仔细观察周围地形,找到大树爬上去,如果没有大树,就地选择卧倒也不失为良策。
来源: 九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