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听到自己的心跳,但有些朋友在生活中曾遇到这种情况:明明什么也没做,但突然感觉心脏咯噔了一下,仿佛暂停或提前跳了一拍。难道是心脏有问题吗?
先别着急,看看你是以下哪种情况,了解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不安分的心跳——早搏
心脏内部有一个指挥中心,“总指挥”窦房结负责有规律地发电,并通过心肌里的“电路”依次发送到心房和心室。电路放电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
如果心房或心室不听指挥,自行提早跳动,就会造成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1],即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这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的健康人群都可能出现早搏。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有症状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心脏“停跳”感、胸闷、乏力、脉搏有间歇等状况。
出现早搏,谨防心肌炎
根据诱发因素的不同,早搏可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早搏。两种类型的危害也有所差异,大家尤其需要小心第二种类型。
01
功能性早搏——基本正常
功能性早搏一般出现于心脏本身没有疾病的正常人群,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其主要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种:
• 精神紧张、焦虑
• 过度劳累
• 经常失眠或熬夜
• 过量的烟、酒、咖啡等
02
病理性早搏——疾病作祟
病理性早搏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心肌炎、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其他原因还包括药物、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贫血、肺部疾病等。
其中,心肌炎在冬春季节高发,有病毒感染史的朋友需要尤其注意。心肌炎是指心肌出现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主要由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药物及毒素等引起,而研究表明其最重要的病因就是病毒感染[2]。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各异,发病前通常只表现为病毒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3],看起来跟心脏不相关所以容易被忽视。急性发作时又会出现乏力、心悸、胸闷、早搏或心律不齐、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出现休克[4],所以需要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不同早搏该如何防治?
如果早搏反复且较长时间地出现,同时还有胸闷气短、疲劳乏力、胸痛、头昏等其他症状,就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早搏,应该及时就医,谨慎心肌炎等疾病作祟。而功能性早搏,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且发作次数少,通常只有在体检时才会被检查出来,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防治:
01
保持良好情绪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过度兴奋的情绪之中,你的心脏也会跟随你的心情“大起大落”。所以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也是一味“良药”。
02
避免过度劳累与运动
平常应注意劳逸结合,运动也要讲究“适量”,运动过多反而“伤心”[5]。尤其是在经历过感冒或病毒感染后,不要急着运动,尤其是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
03
保证充足睡眠
躺上床前,先把手机放下,尽量到点就睡。晚餐别吃太饱或是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以防失眠。如果长期性失眠,建议及早就医诊治。
04
注意饮食健康
首先,酗酒也是诱发早搏的“罪魁祸首”,应当减少或戒除。此外,日常饮食可以清淡一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保持营养均衡。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经常检测心率情况、了解心脏健康状况也同样重要,推荐大家尝试以下方法,及时筛查早搏等心律失常。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关注CHN九象科技,通过科普,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奇妙无比的事情。
来源: 九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