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已知的8300个动物品种中,8%已经灭绝,22%濒临灭绝”。而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生物,很有可能在人类关注它们之前就悄然灭绝,这就是洞穴鱼类。洞穴鱼类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其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阶段必须在洞穴或地下水体中完成的鱼类,缺少洞穴或地下水体环境,其生活史不能正常完成。由于绝大部分洞穴鱼类常年生活黑暗、食物相对匮乏的喀斯特洞穴环境中,不少洞穴鱼类目前都处在濒危状态。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是世界上分布洞穴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分布的洞穴鱼类有效物种数量已经超过了150种,隶属于2目4科20属,占到了中国整个淡水鱼类总数的10%左右。其中的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 (鲤形目:鲤科)洞穴鱼类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有鱼类类群,迄今为止共报道了76种金线鲃属洞穴鱼,具有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和表型变异。
洞穴是一种极端的环境,其特点是持续黑暗、温度均匀、缺乏植物光合作用和初级生产力。由于洞穴鱼类受到了洞穴环境中黑暗和食物匮乏等方面限制,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构建性和退化性的特征并能遗传给下一代,如眼睛和色素退化,味蕾数量增加,触须更加发达,脂肪存储量增加,背部隆起,头部具有角突等。这些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改变让洞穴鱼类不仅成为了研究适应性进化的优良模型,也是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天然模型。
然而,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许多洞穴鱼物种面临很高的灭绝的风险。由于栖息地环境相对封闭,绝大多数金线鲃属洞穴鱼类都属于区域性特有种,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通常都较小,所以区域内任何突发性的环境事件都可能威胁到种群生存甚至引起种群灭绝。目前金线鲃全属鱼类均已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进入到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20年成立了洞穴鱼类发育与进化学科组,研究立足我国西南丰富的洞穴鱼类资源,基于洞穴鱼类特定表型及生存策略提出科学保护对策,定向发掘洞穴鱼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昆明动物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现已成功养殖多个类群的中国洞穴鱼类,并突破了部分物种室内养殖及繁育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为洞穴鱼类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由昆明动物所创刊并发行的SCI期刊《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还专门策划了洞穴鱼类特刊(Special Issue for Cavefish),该特刊由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William R. Jeffery、昆明动物所研究员马莉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亚辉担任客座编辑,向国际国内征集以洞穴鱼类物种为研究主题的原创研究或综述文章,目前已经收到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和墨西哥等多篇投稿。
2016年,由中国科学家牵头,与美国、巴西、意大利等国的研究者共同成立了中国洞穴鱼类国际工作小组, 共同致力于中国洞穴鱼类的保护。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将提升当地对洞穴鱼类资源的保护意识,有效促进中国洞穴鱼类资源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