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新形势,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理性看待病毒的变化和疫情的发展,继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前不久,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推出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是我国根据病毒传播及致病的新特点,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等的需要做出的符合当前实际的重大政策调整。随着此通知的出台,各地也陆续推出系列配套落实政策。
在北京,新出台的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中,除了针对核酸查验方面措施的继续改进,也提出“阳性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此外,北京市还及时向社会发布了遍布全市各区的发热门诊、电话及接诊发热儿童的医疗机构信息,方便群众查询就医。
面对疫情,政府等相关部门或机构还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就当前来说,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理性看待病毒的变化和疫情的发展,继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比如面对周边大量的“阳”,既不能不当回事,听之任之,也不要成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没病也要吓出病。科学的做法是积极做好防护,出门戴好口罩,尽量不去人员聚集地,勤洗手,常消毒。尽可能将感染时间延后,错过“阳”的高峰期,既为社会和他人,也为自己争取一些准备时间。
实际上,当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往往容易出现包括药物在内的医疗物资的抢购潮,很多治疗药物都可能出现短缺。而在医院,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患者汇集,则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挤兑现象,客观上会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对此,政府管理部门当然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置,但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避免在这段时间中招,将“阳”的时间推迟到常态期,治疗起来无疑会有更多的保障。
包括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在内的老年群体是需要重点保障的人群,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疫苗的接种率,没有接种禁忌的要尽快接种,符合条件的最好把加强针也打了。我国目前推荐有两种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一是同源加强针接种,即用原来基础免疫所用技术路线相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另外一种是序贯免疫加强接种,即用与原来基础免疫所用疫苗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
有一些未打疫苗且还是阴性的人看到周边很多阳性患者都是打了疫苗的,于是认为疫苗没用,这显然是错误的认识。很多的研究都表明,只要是我国获批上市的疫苗,无论哪种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作用。
对于那些已经“阳”性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做好自我隔离和自我照护。无症状时居家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也要注意避免出门乱串,以免将病毒传播给周围邻居。日常生活垃圾也要做好分类处理,特别是用过的检测病毒的废弃物要用专门的垃圾袋收纳密封好,再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如果是有症状,则需要根据说明书或医师指导对症服药,切忌因治疗心切而多种药物混合服用,那样有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较大的损害。如果症状较重,或引起其他疾病急性发作,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当前,不少“阳”了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发病经历或感受,并推荐自己的用药心得,有的人还大力推荐各种民间偏方。面对这些,我们要特别谨慎,因为每个人的症状、体质、对药物的过敏情况等都不一样,“适合这个人未必适合那个人”,因此,如何用药最好还是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
目前,国家各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进相关科普工作,各大媒体平台也都有许多科普文章,包括北京科技报等专业科技媒介还编辑制作了一系列的专家问答科普视频,对于帮助人们正确应对疫情,科学治疗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参与、理解、配合,全社会的同心、同向、同行,人们一定能尽快走出疫情的阴霾。
来源: 科普中央厨房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