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象吵架,你一般怎么回怼?
下面这些怒火冲冲的话来自最近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第二季:
女:“刚开始和他谈恋爱的时候,没有以为他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我恨他的地方。”
男:“我就是崩溃了,我不能自洽了,我就是疯了!”
女:“他就是不可理喻!”
男:“你再多说你一句话,我就立刻消失!”
《再见爱人》是一档“离婚综艺”,节目中 3 对正在面临情感危机的夫妻,需要乘坐 2 辆房车,开启一段为期 18 天的旅行。
他们将在旅程的最后一天做出最终抉择:
离,还是不离?
本季里最让人争议的一对夫妻无疑是张婉婷和宋宁峰——在节目中,张婉婷对宋宁峰基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永远否定、切断帮助、扮演弱者。
同时,她脾气一旦上来了,说爆发就爆发,全程火药味十足。
他们的婚姻被网友称为“PUA 式婚姻”,不少网友劝男方“赶紧离婚保命”。
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变成不可调和的“战争”,不稳定的情绪就像婚姻中的“定时炸弹”,有的时候可能并非我们本意,但在“上头”的那一刻,很容易伤人又伤己。
那么,有没有什么可以稳定情绪的方法呢?
01
情绪不稳定的真凶
情绪稳定和不稳定的人很难想象彼此的世界——情绪不稳定的人的世界往往充满负面情绪,感觉无能为力,情绪波动较大。
节目中宋宁峰的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婚姻里微妙的情绪变化:“你知道什么叫暗流吗,就是它表面很平静,但底下暗流挺汹涌的。”
日常的一个眼神,一顿早餐,也可能是对方的一段过往,一个条件反射。
没事的时候还好,情绪一旦爆发,馄饨加不加香菜,牙膏怎么挤可能都会告吹一段感情,毕竟再耳鬓厮磨的感情也要回答掀不掀马桶圈的问题。
亲密关系很容易被下面这些因素侵蚀——
不会表达:情绪粒度低
下面这些“口头禅”,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经常能听到,更或者,你就是说出这些话的人:
“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我无所谓。”
“你又怎么了?”
这些冷漠的话看起来没什么,往往伤人于无形。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心里清楚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但从脑子里挑出来匹配的词却很难,生气的时候,更容易“口不择言”。
美国神经学家巴瑞特把这种能力称为“情绪粒度”:一种感知和创造高度具体精确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研究显示,可以准确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调节情绪的灵活度,要比那些只会说“我心情不好”的人高出 30%。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方才能更准确地共情到你的情绪。
2.不配被爱:不断论证 TA 不爱自己,好回到熟悉的原点
“你看,你就是不爱我,我就是不配被爱。”
在内心深处,TA 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相信别人是值得信任的。
不信任的信念系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容易妒忌、不断寻求安慰、公然地不信任对方,甚至指责对方。
张婉婷在节目里操控事实(又称“竞争性真相”)的行为就是这样,经常性地拿一些事情去误导对方。
张婉婷说当初是自己主动提出要给宋宁峰生孩子,但宋宁峰几乎没有印象,甚至怀疑是张婉婷记错了。
当他质疑是不是张婉婷记错了的时候,又被扣上道德高帽。
结果被胡彦斌一语中的,张婉婷咄咄逼人的目的是占据道德制高点:
“让她老公有亏欠感,然后听她的,让所有人帮助她一起 PUA。”
这样的伴侣平常有可能会检查自己的伴侣在哪里、在做什么、在与谁聊天等等,封闭自己的情感。
先假定对方不爱自己,然后搜集相关信息论证,自圆其说后回到了“没有人会爱我”的原点。
有人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但这种在爱情中“找虐”的西西弗斯为数不少。
一些幼年的不愉快经历、被忽视、严重创伤,会让他们停留在恐惧的环境中,习惯了“没有人会爱我”感觉,感到熟悉且安全。
受害者心态的人(victim mentality)经常占据道德制高点,觉得自己受害者的身份是不承担责任的特权:
“我这么爱你,我都牺牲这么多了”
“从小就没人爱过我,这世界上没人理解我……”
“我才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我才是受害者,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吗?”
美国婚姻治疗师戈特曼发现,离婚最高预测因素是一方认为自己比伴侣更好。
当婚姻陷入这种模式,两人就会更关注负面的感觉,关系也可能因此变得更糟。
即使真的有人愿意去守护这样一段感情,也可能会像宋宁峰这样颇受煎熬。
3.感到被忽视:感觉伴侣没有提供情感支持
除了上面提张婉婷和宋宁峰这一对,节目中另一对夫妻的问题,也很有代表性——
苏诗丁和卢歌,苏诗丁是女明星,卢歌是“女明星的素人老公”。卢歌经常感觉自己“被忽视”了。
这种负面情绪对关系的杀伤力也很大,颇有点杀人于无形的意思。
节目中,卢歌虽然不承认自己有压力,但也不难看出,他担心“大明星”和自己渐行渐远,担心失去对方。
为了证明自己能贡献一份经济力量,他提出开饭店,但对方却“不领情”:
比起让他承担经济压力,苏诗丁更想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反而让卢歌更纠结了。
卢歌作为丈夫那种想要“被需要的感觉”被忽视了,他甚至还患了严重的抑郁症。
再加上苏诗丁去北京发展造成的地理距离,一边是触不可及的恋人,一边是事业发展的差距。
遭到了来自伴侣的情感忽视的人可能会感觉[4]:被拒绝、绝望感、不对等感。
因事业渐行渐远的情侣实在太多了。
被忽视的那一方总在为对方找借口:也许 TA 真的是太忙了吧,甚至会觉得是自己太不懂事了……
直到后来苏诗丁在北京的发展也遇到波折患上抑郁症,才体会到丈夫当时的痛苦。
丈夫也是直到在节目里才知道妻子也患了抑郁症,两个人立即就多了些理解。
美国治疗师布朗认为,脆弱是人的核心能力之一。
想要与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就必须克服羞愧感、焦虑,敢于表露脆弱。
对方接受到你的脆弱信号时,你们的感情也会更幸福[5]。
所以,当我们因感觉被忽视焦虑不安的时候,不妨彻底打破自我,让对方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4.自恋型人格:觉得别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
要想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绪,就需要一个安全的依恋环境[6]。
但不是每个人从小情绪爆发时都能得到父母的涵容,有人会因此觉得自己的情绪很可怕,不该被表达出来。
有人也因此感到异常愤怒,这些都会可能影响我们日后在情感生活中的相处模式。
婴儿时期形成的全世界都要围着我转的全能自恋状态,可能会伴随一些人的成年生活。
他们会认为伴侣也要围着自己转,所以一旦不如意就会爆发。
看到卢歌和宋宁峰在扔飞盘,张婉婷脸色就不好看了。
用黄执中的话说就是:“你可以不经由我得到快乐,我感觉我的权力在流失。”
自恋水平较高的人,容易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独立状态(pseudo-independence)。
TA 们觉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觉得自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情感整个世界有着全能的控制力(omnipotent control)。
还有一种情感里的“巨婴”。你跟 TA 说情,TA 就跟你说理,你说理,TA 就说情。等你情理都说,TA 又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你。什么都是别人的错,全世界必须围着我转。
5.面对压力:男女策略不同
你能看到宋宁峰一直在讲理,想解决吵架的根本原因,但是张婉婷一直在强调自己“你这样做就是不爱我”的情绪。
面对争吵压力,男性普遍情绪开放程度较低,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策略。
这和我们的社会规驯有一定关联,男性面对压力往往不会太注意通过情感宣泄去减少负面情绪。而女性通常采用的吃喝分散注意力,比男性更容易宣泄情绪。
可以回想一下,你吵架时有几次真的是因为事情本身?
很多时候是因为男女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没处理好彼此的这些男女差异。
正是没能去处理这些差异才是造成离婚的主要因素。
02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做情绪稳定的人
1.表达情绪
如果你也是不太擅长表达情绪,就需要扩大自己的“情绪词汇”了。
以正面情绪词典为例,积极心理学讲师洛马斯把积极情绪(positive)和复杂情绪(complex)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杂志》上:
你会发现语言里有很多描写细微情绪的词。
仅在情绪史学家蒂芙尼的著作中就有 154 种情绪。
还有一些是在我们的语言中不常见的。
日语中的 Natsukashii 代表一种对过去的怀念,悲伤已逝,只留下美好的感觉。
阿拉伯语的 Tarab 代表音乐带来的狂喜、着迷之感。
当你能用“开心、狂喜、愉悦、欢欣、雀跃、满意”代替简单的表达,会发现自己的内心竟如此丰富。
2.学会缓冲
适当时候也可以给双方留个缓冲地带。可以约定好,每次感觉自己要发火了就告诉对方自己的冲动。
比如你现在要发火了,试着拥抱一下,或者回各自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
万一话赶话想要发火,可以先坐下来试试减压谈话:
分享彼此的情绪,先不要主动提供建议。
听听对方说什么,表达出你的兴趣。
传达你对这些话的理解,让对方知道你正在认真听他说话,你在认真理解 TA 的话。
实在开不了口,肢体语言、凝视、一封信、一个拥抱、一份礼物,都可以传达自己的情绪。
平常情绪碰撞比较激烈的夫妻,还可以趁着怀孕阶段调整情绪,迎接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的转变。
正如沈奕斐在节目中说的,怀孕就是一个让彼此磨合包容度的过程。
对于想要宝宝的恋人们,抓住这个缓冲期非常关键。说到底亲密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3.适当妥协
婚姻中的磕磕绊绊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你选择 TA 成为自己执手终生的人,适当妥协是避免不了的。
这就像在北京租房,2000 块的预算在朝阳区永远租不到称心的房子。不是卫生间暗就是卧室朝西,不是离地铁太远就是面积太小。
之所以愿意妥协,之所以有时候“关系”比“对错”重要,因为相比热恋带来的甜蜜,走下去的决心让我们觉得适当牺牲是值得的。
欧文·亚隆说:一个人不是找到一段关系,一个人创造了一段关系。
关系是相处出来的,而不是一味寻找完美模板。当两个人能平心静气相待的时候,才可能从关系中得到滋养。
毕竟爱一个人就像把每一天都当成第一天去对方家里做客。
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获得对方的尊重,并感激那些愿意接纳我们的,本是非亲非故的人。
参考文献:
[1] Lomas, T. (2016). Towards a positive cross-cultural lexicography: Enriching our emotional landscape through 216 ‘untranslatable’words pertaining to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1(5), 546-558.
[2] Kelly Dawson,Contempt in Relationships Is Definitely Real—Here's Why,The Gottman Institu,2021
[3] Lisa Feldman Barrett et al.,A Role for Emotional Granularity in Judging
[4] Baadsgaard, J. (2013). Healing fromNeglect: When Those We Love Don't Love Us. Springville, UT:Cedar Fort, Inc.
[5] TEDx Talks. (2010, Oct. 07).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 Brené Brown | TEDxHoust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Qm9cGRub0
[6] Allen, J. G., Fonagy, P., & Bateman, A. W. (2008). Mental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
[7]《心情词典》:【英】蒂芙尼 · 瓦特 · 史密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9
作者:王星星
审核: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