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加强技术创新,依托现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进行高效化、资源化、精细化开发,支撑现代农业高产、高品质、高质量绿色循环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古今之间的传承,在推进“双碳”目标中大有可为。
关键词:农耕文明 碳汇农业 土壤固碳 绿色循环 农业废弃物利用
孙瑞,巩昊君,邹谦.“碳汇”农耕新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百家.2022年12月12日.ISSN2749-9065
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是农业大国,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农耕文明。在中国农耕文明中,中国农业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按自然规律开展各种农事活动。
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人文基础。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与当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高度契合。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国农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碳中和”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利好,借此可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增加农田土壤碳汇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肩负着14亿人民发展和需求,如何兼顾发展和环境,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的关系,面临着艰巨挑战农业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将传统农耕文明精髓应用于发展低碳农业,开启“碳汇”农耕新时代,对实现“双碳”目标大有可为。
一、现代农业的困境
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产品的数量(产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完成了国人基本食品数量的需求。在满足数量供应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担隐形的后果,自然界原有的生态链被破坏,生态多样性被破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作物单产的前提下,化肥的贡献率为40%至60%。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奇迹”与化肥工业发展和大量施用化肥密不可分。我国化肥生产总量、消费总量和单位面积施肥量均排世界第一,以占全球的9%的耕地,消耗了世界化肥总量的30%,堪称化肥消耗超级大国。然而,随着化肥施用期延长和施用量增加,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化肥效益递减、土壤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抗性降低、生态恶化、食品安全等化肥副作用问题。现代农业模式还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除了开采矿物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毁灭性的破坏,以及近7成的化肥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和氮氧化物排放污染。
二、农耕文明的启示
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提及农耕文明,我们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由田、牛、犁、人构成的画面,也是农耕文明时期最常见的生动场面,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动人情境。
历史上的中国在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土地的产出率远高于域外。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西欧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西欧粮食收获量和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01~1126市斤,比现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水稻产量还高。我国古代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无疑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
在古代没有现代这样的化学肥料,古人是如何发挥智慧保证土地的持续种植呢?
垄作法,即垄和沟的位置来年互换,将耕地中利用部分和闲歇部分轮番交替,实现土地的轮休。
轮作倒茬,即通过农作物的轮作倒茬可以恢复土地的肥力。
农作物套作,即将不同季节和农作物种植在一处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外,季节短的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还可以为其他农作物提供肥力。
有机肥养地,即采取一切措施养地。水淹火烧方式使草木变成肥料、人畜粪溺充当肥料、将草皮泥、河泥、溏泥和水生浮萍充到肥料、种植大豆、苜蓿绿肥以及农产品发酵等手段来养地。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民对土地的保护和呵护做到了极致,形成了很好的生态系统,保证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我们古人对土壤有较早和较深入的认知,《周礼注疏》中记载:“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土犹吐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意思是说“土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植物生长自土就像是大地将植物吐出来。而壤是人通过耕种、改良土而形成的。
“厚植土壤、精耕细作”,这应该是农耕文明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启示。
三、农业废物再利用:循环之路通古今
农耕文明告诉我们,土地是农作物和畜禽生长的载体,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才能继续种庄稼,若地力不能获得补充和恢复,就会出现衰竭。古代土壤科学包含了两种很有特色而相互联系的理论——土宜论和土脉论。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使一些原来瘦瘠的土地改造成为良田,并在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条件下保持地力长盛不衰,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施肥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中国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物质封闭循环,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以弥补农田养分输出的损耗。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实现无废物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和核心价值。这正是当今农业所需的生产方式。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依托现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进行高效化、资源化、精细化开发,支撑现代农业高产、高品质、高质量绿色循环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古今之间的传承。也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四、“碳汇”农耕新时代
土壤既是地球最大的碳库,也是最大的碳源,承载地球60%多的碳循环,碳的形态影响土壤和大气,有机碳和单质碳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而无机碳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气溶胶雾霾。在全球碳循环中,土壤碳库是森林和其他植被碳库的5倍,是大气碳库的3倍。土壤碳库中60%的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在,对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产生重要影响。IPCC明确指出,农业近90%的减排份额可通过土壤固碳减排实现。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千分之四”倡议,即将全球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平均每年提高千分之四,预计20年内可扭转气候变化趋势。《京都议定书》也将农业土壤固碳作为有效减排途径,农业在固碳和增加碳汇等方面发潜力巨大、作用关键。
碳汇农业是指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和农作物的吸附作用达到生产、能源、环境、气候、社会和经济的统筹发展,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推动并加强碳汇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耕文明是一种关乎子孙后代的遗产,其中蕴藏的农耕文化要发扬光大。传承农耕文化,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在保证国家粮食产量和质量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等许多地方大有可为,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可以赖以生存的沃土,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编辑:Pierre
来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