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巧思 聚火散星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校示范性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校创客空间指导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教育教学研究类论文近10篇。主持多项基金委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其中教育教学研究类项目4项。
优秀科技工作者/张 征
参与高校科学营活动的契机
张老师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与科技类的创新活动,随着年龄渐长,逐渐从学生、学长自然过渡成为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双创活动其实是一种习惯,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一种兴趣爱好”,张老师如是说。创新团队组建伊始是有着共同兴趣的爱好者,一起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随着团队逐渐成熟,正规化,也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课程与项目牵引。
华中科技大学创客空间力图为广大同学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张征老师在创客空间的工作主要是为弱基础甚至零基础的同学开拓一条低门槛的上升路径。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与创客空间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形成了玩-学-做-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科普性质的工坊课最适合向高中生群体推广,与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也最为契合。自2015年起,依托启明学院创新团队与校创客空间开展的“创客与互联网+”活动,成为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中科技大学分营的一部分。
参与科学营的主要工作
“创客与互联网+”系列活动是华中科技大学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组成部分。其活动宗旨是为了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与创客空间的科技教育资源,依托学校各创新示范团队,通过深度参与科技项目的形式,了解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基本流程。“创客与互联网+”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创新创业主题演讲,深度体验式科技项目及营员项目交流、总结表彰3个部分。
“创客与互联网+”系列活动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设计,强调“乐学巧思”,即寓学于乐,启发思维。在主题演讲中注重使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在分组实践项目中,难度适中,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强调团队合作;在总结报告环节,注重培养营员的逻辑性与表达能力。通过系列活动力图加深高中生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增强高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究热情,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系列活动不仅受到了营员好评,也得到了主办单位与同仁的肯定,入选了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特色营队活动案例”。
活动中,张老师主要负责科学营“创客与互联网+”系列活动的项目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规划。在每期活动中组织开展6~10个创新实践项目,涵盖机械、电子、生物、软件、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根据营员的科学技术水平,与项目负责人一起制订项目方案,确定项目流程,安排项目场地;在活动过程中,协调人员调动,处理突发事件,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与人员安全。作为启明学院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张老师也具体参与一些的项目实施,负责部分项目的讲解与营员辅导。在历届活动中作为活动负责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基于Unity的游戏开发、趣味音箱、Arduino入门、趣味3D打印、虚拟现实体验与开发等创新项目。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张老师也乐于与营员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在这些分享中他始终遵循习总书记对年轻人做六有新人的期许,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客空间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与方法,采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表述方式,阐述青少年从事创新活动的一般路径与方法,并鼓励营员从现在就做起。比如:在“鱼渔淼鱼”专题报告中,阐明了知识、方法、创新思维的递进关系;在“活着就要改进世界”专题报告中,勉励营员关注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怎样做一个厉害的人”专题报告中,鼓励营员从现在开始学习技术、准备团队,同时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卷与破卷”主题报告中,针对当今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鼓励同学们“不走寻常路,不做普通人”。
对开展科学营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解
张老师认为,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在科学营里,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少年学子有机会聆听名家大师的精彩报告,参加科学研究,感受科技魅力,体会科学精神。作为高校教师参与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张老师表示:“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华中科技大学青少年科学营“创客与互联网+”活动中,张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项目组的教师也常常惊叹于营员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创新作品,教师们不禁感慨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华中科技大学有着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张老师热切地盼望更多的青少年朋友来校参加科学营活动,感受华中大森林式大学的魅力,体验华中大人严谨求实的作风;祝福同学们能在科学营的各项活动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方向,获得前行的动力;也寄望营员“聚似一团火,散做满天星”,将创新的火种洒遍祖国大地。
对青少年营员的期许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张老师衷心希望能与青少年朋友们相聚在喻家山下,东湖之滨。他寄语广大营员:“好风凭借力,助你上青云,用我们的力量助青年学子们扬帆起航,驶向梦想的远方。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