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与水打交道时,通常要借助工具
特别是在用水、治水、管水等活动中
创造和发明了许多用于水事活动的工具
工具是物质性的器物
每一种水工具的创造和使用
都凝结着人类的知识、能力和智慧
水工具体现了人水关系中
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演进
壹丨汲水工具
从水源处汲取用水,是人类久远的、普遍的水事活动。汲水除了要使用盛水器具之外,通常还要运用一定的机械手段,使水实现由低向高的空间移动。
桔槔,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桔槔俗称“吊杆”,利用杠杆原理从低处取水送向高处。据清华大学机械专家刘仙洲先生《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史》一书推断,这种灌溉机械可能创始于商代初期的成汤时期,距今已有约37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代已比较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灌溉。
《庄子·天地篇》里一个有趣的故事曾提到了桔槔:子贡劝说种园人使用机械,即桔槔来汲水浇园,而种园人则以使用机械的人一定会有“机心”为由拒绝,并认为“机心”破坏了人心的纯洁和安宁,使“道”无所寄托,即“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上:桔槔井示意图 图片来源:海峰/FOTOE
下:耕织图,图中农夫所使用的工具为桔槔。图片来源:文化传播/FOTOE
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桔槔在当时属于新的汲水工具,它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一般人都会乐于采用。但在信奉“无为”“非智巧”的道家看来,省力气的劳动会对人心的纯洁产生负面影响。对待桔槔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深层次的哲学问题。
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华北平原还有很多地方使用桔槔汲水。当前桔槔汲水的使用越来越少见,年轻一代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因此在一些旅游景区,设置了桔槔供游人认识、尝试,以激发游兴,增强对于中华水文化的了解和体会。
辘轳,《钦定授时通考》插图,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图片来源:佚名/FOTOE
辘轳的发明,克服了桔槔仅适宜于浅井或水面开阔的沟渠的局限。它运用定滑轮原理,将单向用力方式改变为循环往复的用力方式,可从深井中提水,既方便又省力。
宋代《物原》一书中有“史佚始作辘轳”的记载。史佚是周代史官,如果记载属实,可知我国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发明了辘轳。春秋时期,辘轳已经流行,主要用于提水,也用于深井中提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湖北大冶铜绿山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古矿井中的两具木辘轳,可作佐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提到“井别作桔槔、辘轳”,在当时的农田灌溉中辘轳被广泛运用,一般井浅用桔槔,井深则用辘轳。
上:西汉带辘轳水槽的陶井,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来源:孔兰平/FOTOE
下:村民用辘轳从水井中绞水。图片来源:李培献/视觉中国
辘轳在长时间的运用过程中,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中华民族先人设计的辘轳,结构非常合理。直到今天,在北方的平原、山区,辘轳仍然是深井汲水的主要工具。传统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常常将辘轳作为北方农村代表性的景物。
水车,《天工开物》插图。水车也叫翻车,最早出现于汉代。图片来源:文化传播/FOTOE
水车又叫“翻车”“龙骨水车”,是运用轮轴原理提水的汲水机械,小型的用手摇,大型的用脚踏,还有用畜力、风力作动力的。
我国后汉及三国时都有水车发明的记载,到唐代,水车开始推广应用。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水车已经有很多类型。元明清时期的史籍中,还有官员在北方推广水车的记载:造不起水车的贫困人家,官府先提供木材,从秋后收成中扣除成本。
人车、龙骨水车,《天工开物》插图,明宋应星著,明崇祯涂绍煃刊本。图片来源:缘紫舞/FOTOE
筒车,《天工开物》插图,明宋应星著,明崇祯涂绍煃刊本。图片来源:缘紫舞/FOTOE
在传统农业社会,水车是种水田必需的汲水工具,也是农村(尤其是南方农村)典型的文化景观,历代作家留下了很多描写水车和车水劳动的篇章。苏轼有一首诗《无锡道中赋水车》以“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来将水车描写成像首尾相连的鸟、脱皮剩骨的蛇,它引水灌溉稻田,使农夫在天旱时节依然具有丰收的信心。
图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甘肃兰州,黄河畔的水车。图片来源:佚名/FOTOE
图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海南,踏水车的农民。图片来源:王培畴/FOTOE
图三:肇兴侗寨水车亭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四:凤凰古城,水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贰丨渡水工具
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但也会给人类的交通带来阻隔,为水所阻不能到达彼岸历来被描绘成憾事。为了克服水对人的阻隔,人类发明了渡水工具。
筏图,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筏是简单的渡水工具,通常就地取材,竹子、木头(有时也用扎成捆的芦苇)编成排,平置于水面而不沉,供人乘坐。孔子在《论语》中说,如果“道不行”,他将“乘桴浮于海”,“桴”即小型的筏。看来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筏”已相当普遍。筏吃水面大,浮力强,水上行驶比较平稳,又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便的优点,故历来是南方的重要渡水工具。即使在当今,古朴原始的竹筏漂流依然是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
多依河上的竹排及水车,云南罗平县。图片来源:杨红文/FOTOE
桂林阳朔遇龙河上的竹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西北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有一种特殊的羊皮筏,由十几个充满气的山羊皮并排捆扎在细木架上制成。《水经注》中就已有羊皮筏的记载,可见其历史久远。西北黄土高原,竹木稀少而羊皮易得,羊皮筏的发明有其文化基础。羊皮筏面积通常没有竹(木)筏大,但因其中空,排水量增加,因而具有较大的承载量。其原理与“腰舟”相同。所谓“腰舟”,就是干了的葫芦,密封,内空,重量小,系在腰间可以使人不沉,类似于今天的救生圈。羊皮筏是腰舟的“集合”,功能比腰舟大为增加,可供多人乘渡。
黄河上的羊皮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羊皮筏与水车,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划船,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船是筏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筏是敞开式的,那么船就是封闭或半封闭的。船比筏更安全,更舒适,功能更齐全,文化意味更浓厚。
中国古人历来就偏爱“一叶扁舟”的自由自在,历代文人的咏叹不胜枚举。船的功能也随着实际运用越来越复杂:利用风力,成为帆船;增强审美功能,成为楼船;增强战争功能,成为战船;增强娱乐功能,成为龙舟……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大大推动了船的发展:吨位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速度越来越快,形式越来越多样,不仅航行于水上,还能潜行于水下。
游山船,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楼船,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开浪船,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走舸,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涟源:宝盖头/FOTOE
船本身的文化含量也大大增加,既是渡水的工具,又是游动的风景。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船总是水乡最具代表性的景物。舟行水上非常具有文化意味。著名哲学家何兆武回忆七十多年前,他从家乡岳阳乘船到长沙读书,坐火车要两个小时,坐船却要五天。从时间上看,坐火车显然有优越性。可是舟行水上,沿途风景如画,是他毕生难忘的幸福。
江南乌篷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明湖画舫 图片来源:赵华光/图虫创意
峡江帆影 图片来源:璐泽-/图虫创意
龙舟竞渡 图片来源:轻轻的/图虫创意
叁丨水力工具
水力工具就是利用水能作动力替代人力、畜力进行工作的器具,具有代表性的是水碓、水磨、水排等。
水碓,《钦定授时通考》插图,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图片来源:佚名/FOTOE
水碓是用水力带动机械装置,使石碓或大木碓上下运动,把粮食皮壳去掉或将粮食舂碎。我国西汉思想家桓谭的著作中就已提到了水碓,称其“投水而舂”,“其利百倍”。《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时,司徒王戎既贵且富,拥有区宅、僮牧、膏田,还有“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可见在当时,水碓这种新型水工具与良田、宅院一样,标志着财富和社会地位。
连二水磨,《钦定授时通考》插图,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图片来源:佚名/FOTOE
水磨也称水碾,是水碓的发展,把水碓的上下运动变为圆周运动,主要用于加工粮食、油料、茶叶。我国利用水力推磨的记载相当久远。《南史·祖冲之传》等史籍中都记载了水磨在当时的普遍应用。唐代,水碓、水磨应用更为广泛,还推广到了我国西藏地区。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命工匠教藏族民众在小河上安装水磨,松赞干布亦向唐朝政府请派工人到西藏以推广水磨。
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秋那桶村的水磨房。图片来源:董力男/FOTOE
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大的水磨房还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成为许多文学作品描写的内容。沈从文在《边城》中就描写道:“倚山滨水来一座小小茅屋,屋中有那么一个圆石片子,固定在一个横轴上,斜斜的搁在石槽里。当水闸门抽去时,流水冲激地下的暗轮,上面的石片便飞转起来。……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小财主的产业。”
水排,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来源:宝盖头/FOTOE
水排是以水力代替人力拉风箱鼓风,主要用于锻冶。在《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古代科技著作中,都有使用水排的记载。
肆丨治水工具
治水工具数量多,形态丰富。从科技角度看,一些历史上的治水工具在今天已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但其包含的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消失。
卧铁与竹卷尺有的治水工具已被新的工具取代,但其仍可作为文化遗存供人们认识和了解。如古代都江堰工程中标示河道深度的卧铁,现在作为历史文物在都江堰景区展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水利工程中用于测量长度的竹卷尺,现在也在水文化博物馆展示。这些工具不仅可以让后代了解历史,增长知识,也能够从中体会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
“卧铁”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挖河深度的标志。“深淘滩,低作堰”,淘滩深至“卧铁”才算合度。图片来源:王琼/FOTOE
卧铁,四川成都都江堰。图片来源:尤亚辉/FOTOE
大禹锸有的治水工具的实用功能消失,但其形象成为代代流传的文化符号。如大禹锸就是人类社会早期的治水工具,有手柄,可用脚踩,既可挖土,又能端土。现代的治水虽然不再使用同样的工具,但古往今来,凡是大禹形象(塑像、雕像、画像),其所执之物多为锸。大禹锸的形象已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符号。
大禹治水画 图片来源:姜永良/FOTOE
湖北武汉汉阳江滩公园,“大禹治水”系列群雕,《检阅九鼎》青铜雕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水则某些治水工具蕴含的文化内涵仍然具有启发性和传承性。如古代的水则(又名水志),是古人用于测量水位的标尺。据说最早的水则是李冰修都江堰时所立三个石人,以水淹至石人身体某部位来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
古代水则有三种形式,一是无刻画,如石人水则;二是只有枯水位刻画的,如自唐代已有的长江涪陵石鱼,只刻记枯水位;三是最为常见的有等距刻画的水则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标志相对高度。现代水利中已不再使用水则作为测量水位的工具,而是使用标志绝对高度(海拔高程)的水标尺。但古代水则所体现的测量智慧,至今还在水利实践中传承。
李冰像(复制品),四川博物院。图片来源:李晓容/FOTOE
白鹤梁上的石鱼,重庆涪陵。图片来源:颜长江/FOTOE
水工具体现出水文化的物质层面
凝聚着人类劳动、知识与财富的
累积过程与成就
它强调人们运用智慧,显示能力
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对物质财富的创造
物质层面的水文化
同水文化的其他层面
互相渗透、联系,交汇成了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水文化
体现着水文化的立体性和多样性
来源: 三峡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