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欲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滕秀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经前后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既没有感冒,经过血常规、妇科检查等也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却会莫名其妙地发烧(一般不超过38.5℃),这种情况中医命名为经行发热。

为什么会出现经行发热呢?

一、 气虚发热

气具有推动、防御、固摄等诸多作用。如果存在气虚,各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人体抵御外邪,固摄精、血、津液等的能力也会下降,因此容易出现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多汗等症状。

存在这些症状的人,往往在经期前后,体内气血阴阳均发生较大变化的这个阶段会尤为严重,导致体内阳气不能得到就很好的升发,长久地聚集在下焦,瘀而化热,最终导致气虚型的经行发热的现象。

中医上对于这样的发热病人,采用的是“甘温除大热”的方法,代表方剂就是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有着健脾益气、提升阳气的功效,它可以很好地把瘀阻在下焦的阳气提升起来,化瘀解热。同时,补中益气汤还可以增强气的固摄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自汗、多汗症状。

二、 阴虚发热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相互制约,如果一方亏虚,另一方就可能相对偏亢。

因此,当女性身体出现阴虚状态时,阴无法制阳,阳就会相对偏亢,而中医认为,阴属寒,阳属热,因此阴虚导致的阳偏亢就会出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手脚心热、心情烦躁),甚至全身低热的阴虚内热症状。

中医治疗阴虚发热,主要以滋补肝肾阴、消除内热为主要治法,临床中使用较多的一个方剂就是知柏地黄汤,可以补充亏虚的阴,让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阴虚发热的效果。

三、 血瘀发热

除了气虚、阴虚以外,血瘀也会引起经行发热。

如果女性在平日受凉、气机不畅,或是本身就是血瘀体质,就容易出现血瘀,到了月经期前后,阴血下注胞宫,血瘀症状就可能会加重,时间长了就会瘀而化热,导致血瘀发热。而且,这样的人,在经期时经血排出不畅,还可能会出现经血颜色发暗、伴有血块,以及出现痛经的症状。

临床中对于血瘀引发的发热,主要采用血府逐瘀汤来进行治疗。如果还伴有痛经,就可以采用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温经止痛的少府逐瘀汤来治疗。

如果有的人血瘀较重,甚至形成了癥瘕,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说的子宫肌瘤,就可以选用活血破瘀力度强的桂枝茯苓丸来进行治疗。

当然,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需要使用何种方剂,以及做何加减,还是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千万不要盲目搜方自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四、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

有的人,经行发热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一些其他器质性病变,常见的比如有盆腔炎性疾病等。而这些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发热,就不在上文提到的经行发热的治疗范围之内了。

因此,为了排除这些器质性病变,我们还要注意进行一些白带、血液、妇科超声等检查,都没有异常发现后,我们才能考虑发热与月经有关,然后才能按照经行发热的逻辑来进行治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