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九场活动邀请专家从科学原理、物理知识、自然应用等多方面带领小记者们了解神奇的声音科学。
撰文/记者 赵天宇
声音不仅是语言内容的表达,也是生活美感的表达,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技术。11月26日,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九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邀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博,为小记者们带来讲座《声声入耳话声学》,从科学原理、物理知识、自然应用等多方面带领小记者们了解了神奇的声音科学。
房山区良乡四中初一年级师生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邀请参与对象,全程参与了直播课,学校20名科学小记者代表还在直播活动中与张志博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一直播、北京科技报、抖音、微博客户端几大直播平台共获得21.7万点击阅读量。
▼▼▼
神奇之声自然之声
“从物理学定义来看,声音是指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气体、固体或者液体)进行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而声学是指研究这些机械波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张志博首先科普了声学的概念和产生原理。
从实际感官角度,声音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它有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如果组合得好,可能就是一段美妙悦耳的音乐,如果组合得不好,可能就是一段扰人的噪音。
通过实验和实例,张志博为小记者们阐述了自然界中动物听觉的神奇之处,例如动物对次声波的利用:纳米比亚的大象就在距离上百公里的安哥拉下暴雨的时候,就会跑去喝水,大象怎么知道安哥拉会下雨?原来当暴风雨来临时,这种自然天气会形成次声波类的低频信号。远在上百公里以外的大象感知到这种次声波信号的时候,它就会循着这种信号去找水源。
除了动物以外,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对声音的利用也逐渐深入,很多声音科技也一直在默默无闻地服务着我们。张志博举例说,骨传导耳机,就是通过颅骨的共振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听音乐的同时还不影响周围环境的声音;家用车的倒车雷达,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的,它的工作原理很像蝙蝠的发声,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形成反射,再从探头接收过来,通过系统进行分析。
▼▼▼
谈科学家“创新”精神
结合讲座内容,问答环节中,科学小记者们就“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有哪些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问题互动,这些现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是对小记者科学学习的一次检验。
互动采访环节,就有关学习方法、兴趣科目、传承科学家精神等问题,张志博和小记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谈到课程学习,张志博表示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他虽然最喜欢的是物理学,但也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掌握“学习就像画圆圈,圈子越大,学到的知识越多,但同时外围也变大了,就会觉得学的还不够,好奇心也就越强,越想了解圈外的世界。”
他勉励同学们,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也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强大,让自己成长的更快一些。
谈到科学家精神,张志博对“创新”精神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是“新”,同时创新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怕失败,比如当初科学家们在研究奋斗号深潜器上的新材料时,就很好体现了这种创新精神——材料本是在另一个实验中证明是失败的,但科研人员没有放弃,而是发现了这种材料良好的抗压力性能,进而转化成为深潜器上使用,并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活动结束后,20多名小记者及时提交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新闻稿,以及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自己制作的有关声学的科普短视频。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线上科普活动结合“双减”要求,以科学兴趣入手,邀请科学教育、科普学习领域的专家名师,通过讲座和互动提问的方式,提升青少年科学写作、观察、表达、探究等综合能力。据了解,第十期活动将进行年终总结,为2022全年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