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位彝族女孩来回徒步四小时,邀请支教老师去家里过彝族年。你知道彝族年在什么时候吗?

==================================================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起源于古代彝族先民的祭祀活动。汉文献关于彝族年的最早记载是唐代。南诏时期骠信《星回节》有“不觉岁月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的记载。五代《玉溪编事》也记载有:“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为之星回节。”

彝族年节的周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过年前,就开始了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这个仪式叫“九龙几”,由男性家长主持,参加者为家中全体成员,一般在傍晚举行。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与儿孙团聚,表达子孙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赐福,共同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年节。

彝族年的头夜被称为“觉罗基”,第一天叫做“库斯”,彝族过年第一天主要是杀猪祭祖,以此祈求先祖保佑人丁兴旺、吉祥安康等事宜,一个村寨宰杀过年猪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秩序,辈分高者先杀猪,辈分低者后杀猪。这是一种尊老的传统文化表现。

彝族年的第二天叫做“多多”。上午由妇女们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祭“社日”仪式。第三天叫做“阿普”,就是送走先祖神灵。

彝族年是彝族远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态见证,彰显了彝族对于祖先的敬仰之情。透过这些朴实生动、自古相承的生活场景和人文信息,可以探究彝族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变迁的轨迹,对于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金恺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