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围绕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及智慧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展开研讨。
报告梗概:
1. **石祝:**短视频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形式,具有短时长、低门槛、强互动和娱乐化的特点。这其中,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短视频以其深入浅出、灵活有趣的特点,能够将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清晰地呈现出来,并推动着科学传播模型和范式发生转变。然而,目前关于科普短视频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阐释其理念和应用前景,因此亟需对实践中的科普短视频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以期为科普短视频如何更好地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寻求启示。本文首先对科普短视频的概念进行梳理,指出科普短视频相较于其他科学传播媒介的特点;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科学探究模型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作为分析框架,对国内有代表性的科普自媒体创作者“毕导THU”展开分析,探索其科普短视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对比讨论不同作者的科普短视频特点,以期能够为科普短视频生产和传播带来启示。
2. 吴文汐**:**疫情出现的谣言对公众的生活和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为此,研究引用经典谣言公式,透过谣言分析情境模糊性和相关性对公众的影响,同时运用媒介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将时空因素带入到疫情谣言的传播中,收集了多平台长时间跨度的疫情谣言样本,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和ArcGIS应用,探究新冠谣言的时空传播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疫情谣言的情境模糊性和与公众的相关性都在转移,致使疫情谣言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在谣言主题和数量的变化上都有显著的差异。空间和地理环境不仅对谣言的相关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到涉及地区及当地居民的名誉,产生“污名化”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时间的角度,要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时制宜地回应公众关切的信息需求;从空间的角度,对疫情谣言的防控应与病毒实际传播的物理情境相结合,分等级、分区域进行谣言的预防和治理。本文揭示了疫情谣言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以期为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背景下的谣言治理策略提供一些借鉴。
3. 胡兵**:**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是时隔近30年国家再次出台全面论述科普工作的重大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全国科普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近三十年科普事业的发展变化、充分领悟该重大政策的精神与内涵,本文将其与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第一份指导科普工作的重大官方文件)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呈现这两则政策提出时在文化、经济和政治语境上的差异,理解不同时代科普政策提出的背景因素。随后通过对比这两则重大科普政策在科普目标、科普主体、重点科普对象、科普渠道和科普任务方面的变化,揭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特色;紧接着结合新时代科普理念的提升,深入探究新政策在全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最后文章就如何落实新的科普政策和发展科普事业提出了观点与建议。
4. 杨正**:**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科学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国际形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借由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推特平台上2019-2020年有关中国科学议题的讨论数据的研究,发现西方公众目前对于中国科学类相关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是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于中国科学议题的讨论一方面由少量的主要科学事件主导,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以及新冠病毒起源等,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主流新闻媒体与政治话语力量的引导与掌控。西方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整体偏向于负面,且表征为对于中国负面科技新闻的报道以及阴谋论的关注。而正面积极的科学形象则更多表征为“去政治化”语境下对于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以及获得国际科学奖项的科学家的赞赏以及对于中国科幻的格外关注。
5. 李涛**:**动画媒体之于科学普及推广浑然天成,动画的表现手法有利于科普的讲清讲懂讲通。然而科普动画和科幻动画之于科普有着较大的不同,科普动画是以普及科学为目的生动直观的教育类动画,科普动画具有科学普及和动画娱乐的双重属性;科幻动画是基于科学的虚构幻想故事,“科学”“未来”和“幻想”是科幻动画的三个主要关键词。本研究对科普动画和科幻动画的科学传播作用和机理进行了基于焦点小组的调研,探索科普动画和科幻动画各自在科学传播中具有的优势,研究发现科普动画在科学知识的传播尤其是即时传播上有着优越的表现,适合作为动画“教师”输送特定科学知识;科幻动画因其丰富的想象力、超现实性而带来的广阔的创作空间,比科普动画更适合进行科学精神传播。
6. 张淳**:**随着公众参与科学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公众在面对新兴科学技术时从被动接受者渐渐转变为参与者、传播者和协商者。而在近年来发展速度最迅猛、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新兴技术之一是人脸识别,但是一些经营者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引发社会公众的舆论关注与争议,甚至有发展成公共危机事件的隐忧。本研究以科学传播的民主模型和心理逆反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影响中国大学生人脸识别接受意愿的因素。基于536份调查问卷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人脸识别知识显著负向影响接受意愿,风险感知与利益感知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表明,心理逆反调节了“人脸识别知识→利益感知→接受意愿”的间接效应, 即当个体拥有高水平的心理逆反时, 利益感知对接受意愿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发现明晰了科学知识与大学生人脸识别技术接受意愿的关系及背后的作用机制,并指出作为人格特质的心理逆反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
7. 许文勇**:**在传统媒体语境下,科学家的形象建构面临着许多诸如“脸谱化”、“同质化”的偏差。当前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为媒体塑造科学家形象提供了新的传播路径,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国科学家》抖音官方账号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其中所建构的科学家媒介形象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流媒体短视频如何更好地塑造科学家形象提出思考和建议。
8. 吴苡婷**:**在“碎片化”“快餐化”的全媒体时代中,能提供重大事实与权威解释的深度报道,越来越成为珍稀产品。系列报道是深度报道的分支,可通过撰写多篇报道,把某个看似繁复难解的科技新闻议题进行析毫剖厘,满足读者需求。上海公民科学素养领跑全国,随着改革深入,上海科技界出现了很多新政策、新名词,还有很多争议话题,时代呼唤着优秀的科技新闻系列报道。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感受到今天的科技新闻系列报道不能只满足解惑需求,还要升华到启迪功能,需要去解读新命题、挖掘新动向、廓清争议迷雾,奉献出有精华、有价值的内容,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9. 操秀英**:**数字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新媒体浪潮日益高涨。由于短视频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短视频平台已经从最初的娱乐服务转型到集娱乐、知识传播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内容生态圈,随着“泛知识类”短视频爆发时增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科普短视频逐渐成为成为公众获取科学信息,跟进热点科技事件的重要途径。科普创作者急剧增加,部分短视频平台推出支持科普创作者的计划,科普类短视频同样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强调,支持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科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科普品牌。但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传播方式,科普类短视频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垂直纵深度的欠缺、比速度而非比品质等问题,本文旨在梳理科普短视频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普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传播特点,并就科普类短视频如何更好发展,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强劲科普之翼的有力抓手提出建议,希冀能够助推更多高质量科普短视频内容作品的诞生。
10. 梁琰**:**可视化手段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易读性等特征,在面向公众的前沿科学普及中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传播价值入手展开论述,以量子科技这一前沿科学领域为例,对其可视化传播案例展开梳理与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在该领域的优秀案例,对我国的前沿科学可视化传播提出三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充实作品的艺术设计,增强科学内容的公众可达性;建立跨界合作桥梁,协同开发可视化作品;同时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因人制宜策划可视化的展现与传播形式。
11. 程曦**:**开放同行评议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存在争议,同时预印本平台的逐渐流行和引用动机的复杂性,研究认为开放同行评议文章影响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收集了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los One期刊自推行开放同行评议后至2022年4月发表的所有Article型文章的引用和社会关注度数据,总计85275篇。同时通过LM线性回归模型与add_residuals函数消除协变量发表时间对文章影响力的影响,再进行显著性分析。公开同行评审报告和评审人信息作为公开同行评议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也是本次研究的视角。研究发现两本期刊开放同行评议文章在引用数量上未呈现出显著优势,而在社会关注度上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各学科数据也与整体趋势表现一致。研究也从引用动机、公开同行评议文章的评审质量和适用范围提出解释。本次研究基于较大规模数据样本发现公开同行评议文章在引用数量和社会关注度上表现不一。考虑到引用数量可能更多指向研究人员,而社会关注度数据偏向媒体与公众,因而同行评议所牺牲的信息及时性可能更为研究人员重视,而媒体和公众可能更加看重同行评议所带来的信息可靠性。这也为后期公开同行评议建设提供参考。
12. 楼旭东**:**为了使国民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科普势在必行。“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在抖音平台的爆火为生态科普创新提供了思路,本文立足于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场景作为关键要素在“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科普短视频传播中起到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科普内容场景建构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场景人物有小亮本人出镜时传播效果较好,议题来源自受众,且通过参与抖音话题营造社交氛围的科普内容更受欢迎。通过分析优秀生态科普博主的短视频内容,本文提出生态科普创新应利用虚拟场景优势,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采纳用户感兴趣的议题;在内容场景建构上更贴近于自然生活,体量短小、语气幽默的内容更能满足场景客体需求;利用专业知识的可信度,提升变现能力,与线下场景相连接,把握好科普工作者的社会属性,塑造优秀的文化品牌。以期为同类科普工作者提供思路,提升生态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能力。
来源: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