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患乳腺癌的女性人数远大于患其他癌症的人数。我国虽然属于乳腺癌的低发病区,但是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有快速增长趋势。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乳腺癌会遗传吗?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

如果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遗传因素就是最重要的原因[1]。

目前为止,显示和乳腺癌有关的基因主要是BRCA1、BRCA2[2]。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发生乳腺癌的概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BRCA2基因与男性乳腺癌有关;同时有男性和女性患乳腺癌的家庭,基本存在该基因的突变[2]。若同时存在这两种基因突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升高,不过同时存在这两种基因突变的人群非常少。

如果直系亲属里有以下情况之一,则需要引起注意:两侧乳房都得过乳腺癌的患者;同时得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多个亲属得过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男性得过乳腺癌[2]。

数据显示,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乳腺癌,则本人患乳腺癌的概率会升高,但并不一定会发生乳腺癌,只是携带有以上相关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了,但不具有绝对性。

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全身情况差者,年老弱等不能耐受手术者不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个人生活和心理影响比较大,选择何种术式应综合医生意见和个人情况再选择。

2.放疗

放疗是乳腺癌局部治疗方法之一,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放疗是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生的评估给予适当剂量的放疗。

3.化疗

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学治疗有效的肿瘤之一。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多用于局部晚期的患者。选择化疗前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获益和风险。

4.内分泌治疗

患者年龄大于35岁,患病治疗后得到控制到再次出现病症时间大于2年,以及只有骨和软组织转移,或者是没有症状的内脏转移,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3]。

5.靶向治疗

目前,针对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3]。

全面的检查、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乳腺癌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乳腺癌该如何预防

前面提到过,乳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月经因素,如初潮早、绝经晚;生活方式,如高脂肪的摄入、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治疗等[1]。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主要是从病因和增强抗病能力方面降低乳腺癌的发生[4]。平时少饮酒、忌烟、少服用避孕药和雌激素,如需服用,应遵医嘱。

饮食方面减少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如汉堡、比萨、油炸食品、巧克力及糖果。因为含有大量脂肪的饮食会使内分泌的环境发生变化[4]。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重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我国乳腺癌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和自我检查[4]。

乳房自查很重要,乳腺疾病早期往往是患者自己发现问题再去就医[3]。乳房的状态随月经周期变化,建议每月在月经之后1周左右检查,如果已闭经,自检可以在每月同日检查。检查时选择光线充足的场所,以方便对比和发现细微变化。

首先,进行外观上的观察,主要看双乳大小,形态是否对称,周围皮肤有没有明显的病变,乳头的位置两侧是不是等高,有没有乳头回缩,乳晕色泽的深浅和颜色均匀与否,外形是不是圆整[3]。

再进行乳房触诊,可以选择坐着或躺着进行。五指并拢用掌面和手掌前半部分平放在乳房上,左乳用右手,右乳用左手,检查时不能抓捏乳房,防止把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是乳腺肿块。检查时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为内下、外下、外上部分、乳晕区,最后触摸乳腺的外上方突出延伸到腋窝的部分。为了能明确区分是否正常,手掌需要一定的力度按压,按压时注意乳房的活动度,感觉有没有压痛,有没有肿块[3]。

乳房自查如果有异常,及时去医院就诊。

3.三级预防

乳腺癌的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确诊,尤其是确诊为中、晚期乳腺癌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以达到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3]。

近年来,乳腺癌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这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术后综合辅助治疗有关。患者也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佳萍, 周静, 蒋涛, 等. HNF1A和HNF1B基因遗传变异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42(2):239-244,251.

[2] 李治中. 她说:菠萝解密乳腺癌.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3] 于晓松, 季国忠. 全科医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4] 董守义, 耿翠芝. 乳腺疾病诊治. 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17.

审核:贾永兴 《大众医学》编辑部 编审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