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不仅是语言问题(上)

作者:猫狞科普

口吃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语言障碍。通常所说的口吃对于听众来说,是说话者在音节、词汇、短语或句子之间没有意义的停顿或拉长音,对于有些口吃的人,问题在于他们总是重复某个音节,停顿和拉长音只是他们不自觉形成的习惯,旨在掩饰这种尴尬的重复。而对于说话者本人来说,除了恼人的语言不流畅,他们还在体验恐惧、羞耻等负面情绪。其实很多人经历过类似口吃的状态,小时候第一次当众讲话,紧张很可能让人口吃。但是对于口吃者,这种状态却挥之不去,越是需要语言能力时,紧张常常让他表现的越发糟糕。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两个人有口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口吃的困扰,从被小朋友模仿取笑,到真真正正的职业受阻——高考前的体检,医生会让学生们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在是否口吃一栏填写上你的信息;而你会发现,有不少专业都表示不接受口吃问题。

这样的遭遇也发生在大人物身上。英王乔治六世在二战前继位,在与德国宣战之日曾发表过著名的演讲。可是这位国王从儿时起却是一名口吃者,作为王室成员和公众人物,他在公开场合讲话都非常困难。直到一位语言治疗师用心理放松和语言训练双管齐下,才让他缓解了症状。这个故事在2010年被拍摄成了电影《国王的演讲》,赢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片中,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和国王一起回忆了一些口吃者常见的经历:他儿时是左撇子却被矫正成右利手,生活在父兄的阴影下,度过了紧张的童年。诸如此类的印象似乎暗示我们,口吃的形成与童年经历有关。而恐怕我们的家长小时候也曾经警告过我们,例如不要学结巴说话,要不就变不回来了。

是这样的么?口吃的成因来自于紧张的童年,还是顽童的一次模仿?

过去这半个世纪,我们对神经、基因等决定我们行为因素有了全新的研究手段,以至于发现看到了我们身上过去不为人知的问题。于是,我们发现孤独症不是智力缺陷,而是有着不同的神经基础;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不高,阅读有问题,根源是阅读障碍。对口吃的认识,也从了解症状,到了开始关注它“到底是什么”的阶段。而认识口吃采用的办法,从传统的分析语言特点,到了能看一看大脑与基因的问题。

早期针对口吃的神经研究,把目光投向了人脑的右半球。早在六十年代,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等科学家就研究了人脑两半球功能的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作脑的单侧化。一系列研究发现,负责语言功能的脑区集中在我们大脑的左半球,而右半球有一些脑区和情感、图形能力等有关。八十年代的口吃研究,使用脑电图(EEG)技术,发现口吃的人在说话时右脑更为活跃。于是很多人猜测,口吃者的问题在于右脑的过度激活和左脑的活动不足。但是一位叫布罗恩(Allen R. Braun)的学者却在1997年指出,口吃的人右脑活动更激烈,可能是一种补偿作用,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负责语言的左脑。

拜新技术所赐,研究者开始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口吃者大脑激活的状态,可以更精细的观察大脑不同部分的活动情况,尤其是过去很难观察的基底神经——它们深藏在大脑底部,而核磁共振却能给整个大脑拍3D图像来观察。靠着这些技术,大量的研究开始锁定了一个神经网络:基底神经节-丘脑网络。这一网络,特别是其中连接的左半球额叶运动皮层、辅助运动区等脑区,很可能和口吃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口吃的人做看图命名、句子产生等语言任务时,他们的上述脑区常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良好工作。然而,我们对这种不良状态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尽管大部分学者都确认存在这些脑区可能有问题,但是哪些状态意味着口吃却不甚清楚。有些神经科学家推测,不良的工作状态可能意味着控制行为、抑制干扰的执行功能存在缺陷;有些则倾向于归结为控制气流、咽喉和口腔运动能力的问题。究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还莫衷一是。需知,语言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脑区都会参与进来。虽然我们意识到,口吃的问题不是小孩“学结巴说话”就会发生的,却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还不清楚。

除了从脑科学的角度入手研究口吃,科学家还从基因的角度开展了研究,并且尝试去帮助口吃儿童。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篇继续展开。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