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黑历史(下)

作者:猫狞科普

上篇结尾我们提到了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令后人“细思极恐”的实验,这篇我们就从这个实验开始说起,继续聊聊心理学历史上那些存在科学伦理问题的研究。

这个实验中,被试看到一则广告,耶鲁大学的学者愿意支付四美金,被试需要前来研究人类记忆和学习方面的知识。结果,当他们来到大学时,实验员告诉他们要研究体罚对学习的影响,两人抽签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之后,“学生”被绑在一个像电椅的椅子上,“老师”则被告知,需要操作另一个房间中的四键仪器,会电击学生,“非常痛苦”,但不会“永久性损伤”。

实验中,老师先对着另一个房间中的学生念一个词表,之后测试学生。如果学生记错了,就需要接受惩罚,第一次15伏点击,之后是30伏、45伏……听到这里,读者可能已经觉得恐怖。别担心,这一切都是假象,并没有真的电击,所谓抽签也是假的,被试无论如何都会抽中教师,而学生则是实验者请到的演员。真正恐怖的在后头,当被试不断加大电击的“电压”时,学生开始在里头大声呼救、呻吟直到咆哮。可是,只要实验员说,“请您继续”,这个被试就多半不会停止,尽管他们从尴尬、紧张直到害怕,他们就是继续电击那个假想的可怜人。整个实验共有超过1000人参与,三分之二的被试在实验中都给了对方450伏的电击。米尔格拉姆后来换了各种变体,例如让女士下命令,让实验员在电话中下命令,结果,一直有一定的被试屈从于压力,违背道德施加电击。

这个可怕的结果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是多么容易屈从。这个结果一开始很难发表,米尔格拉姆坚持认为这个实验能够解释二战中大屠杀的恐怖罪行。这个实验发生的年代,恰逢汉娜·阿伦特发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社会各界都在讨论大屠杀与人类道德等问题。问题接踵而至,尽管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一结束就向被试说明了情况,但是经历过这一实验的人之后都宁愿保持沉默,他们的名字记录也被修改了。米尔格拉姆本人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职业进展受阻。他的助手后来去加州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据说当别人听说他参与了这个实验室,很多人同时显出着迷和厌恶的反应。

最后还有一位,菲利普·津巴多教授,这位教授至今活跃在心理学界,很多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读过他参与主编的《心理学与生活》。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其中有一些也涉及人类的黑暗面。比如他将废旧汽车停在城市路边,发现很快会被人偷窃零件,最后还会被人为破坏。这种行为有一定模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这项研究直接启发了学者提出“破窗效应”。

他的另一项研究更为著名。在斯坦福大学,他的学生用一个周末进行了关押的体验,结果发现,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促使人发生改变。他决定做一个实验发现更多,于是着急了21个学生。这些学生在性格测试中表现为诚实、稳定,他让他们用投硬币的方式随机分成囚犯和看守,他自己扮演监狱长。实验环境是一个改装过的实验室,改成了模拟监狱的环境。扮演看守的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带着墨镜、口哨和警棍,八小时轮岗看守“囚犯”。囚犯蒙着眼睛进入监狱,穿着统一的囚服。结果,才几天的时间,看守就开始想方设法羞辱囚犯,而囚犯的造反遭到镇压。仅仅几天时间,一起加入,抽签决定的看守就变成了虐待狂,而囚犯已经濒临心理崩溃。最终,连实验的组织者津巴多本人也认识到,自己也受到了实验的影响,急忙停止了这个实验。还好,跟踪了一年以后,参与者没有出现什么消极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个反应激烈的“囚犯”日后还成为了一名真的监狱心理学家。

如今,在涉及美军虐囚等问题时,大家都会参考津巴多的意见。津巴多的实验同样受到不少指责,但后续工作严谨,对被试的影响得到了追踪。如今,要想让让伦理委员会通过这样的实验,恐怕是不大可能了。这些实验深深的影响了社会文化,甚至有摇滚乐队以“米尔格拉姆实验”或者“斯坦福监狱实验”命名。这些不说啦,这些有黑历史意味的实验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否则大概只能以花边新闻的方式被记录了。我们讲述的方式虽然轻松,但是正如前面所述,这些实验所蕴含的,细细想来,依然是黑得发紫。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