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万人的演唱会现场,如果全部纸质票入场,约排放600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亩阿拉善梭梭树10年的碳汇量。某互联网票务平台在“瘦身”三年后,首次对外披露无纸化减碳数据。据统计,三年间,该平台推出无纸票2300万张,实现碳减排约1400吨,推动绿色消费占比增至64%。

此外还有统计显示,每增加1万张电子票约节省600度电,三年下来可帮助行业节省电耗约140万度,节省下来的电力如果转移到演出环节可支持900场大型演唱会举办。

电子票的出现还为用户消费体验带来了便利。有数据显示,无纸化票务核验效率平均为0.75秒/人,较纸质票提效25%,因此,在消费侧看,“扫码”“刷证”观演也很受欢迎。2019年该平台无纸化消费占比仅为25%,2021年这一数据已经提升至64%。无纸票的出现还降低了物流成本,也节约了资源。

演唱会上五颜六色闪烁的灯光是舞台设计的重点,但炫目灯光的背后,会存在高能耗的问题。为了实现“灯光”的低耗能,激光漫反射仿生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既能保护视力、又能降低能耗的技术。降的主要是电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水,其中用水量能降低35%左右,用电量能降低22%左右。而且这种显示设备一旦形成智能化流水线生产,年产量还能提升30%以上。

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山西省核算了一次大型活动举办全周期相关交通和住宿所产生的碳排放。经核算,该活动的总排放量为50.2吨二氧化碳当量。为了中和掉此次活动的碳排放,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在山西省乡宁县新建9亩碳中和林,6年内将本次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