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兴川(科普作家)
审稿专家:施劲东(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2022年7月中旬的一天,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到了一位转院病人,病人因为严重中暑而几乎无法呼吸,需要转到大医院借助人工心肺机进行紧急治疗。
然而经过几天的奋力抢救,病人还是因为病情过重而不幸去世,医院的诊断证明显示,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由热射病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者名叫老何,是一位刚满60岁的建筑工人。根据老何工友的描述,在中暑前,老何曾连续六天在工地高温作业,过度的炎热和劳累让他感到严重不适,然而因为就医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了这样一个人间悲剧。
要知道,老何的去世,让本就是单亲的家庭只剩下一个年轻的女儿。因热射病致死的事件绝非只此孤例。
自7月后进入高温天气以来,陆续有浙江杭州、丽水、温州、河南郑州、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的多名患者,因为热射病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与人们意识里的普通中暑不同,热射病是不折不扣的高温杀手。
随着全球变暖带来高温天气的增加,热射病已经逐渐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的报道,热射病一旦诱发热衰竭,死亡率高达63.2%。而北京协和医院急症科副主任医师刘业成则表示,在国内,热射病的死亡率能够达到70%~80%。
那么,什么是热射病?为什么热射病导致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呢?热射病是一种高体温诱发的危重症,当人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时,身体的温度调节功能会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也叫做重症中暑。
在过去,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也就是高体温如何导致脏器损伤与机体死亡的机制,在科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且正确的阐述。而在今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Z-DNA 结合蛋白1促进重症中暑引起的细胞死亡》的重要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BP1蛋白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多脏器损伤。
这篇论文,吕奔担任通讯作者,该团队袁芳芳博士担任第一作者。吕奔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相比以往的学术观点有了颠覆性的突破。
传统观点认为,热射病可能主要源于单纯的物理性损伤,也就是说,高温直接“杀死”了细胞。因此在以往的科普文章中,针对热射病的临床干预手段,包括积极降温治疗和实施脏器支持处理,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手段,热射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而吕奔教授团队发现,高温并不会直接“杀死”细胞,而是激活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通路。由于细胞程序死亡过程中存在许多关键蛋白及其相关的分子,这些分子有望作为药物靶标以研发热射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从而为热射病的预后带来很大的改善。
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吕奔教授团队将继续寻找药物新靶点,并同时进行一些前期的药物筛选。吕奔教授说:“危急重症和慢性病不一样,它的短期费用非常高,不仅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我们最终希望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当然,针对热射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不是短期内可以研发出来的。作为普通人来说,当我们遭遇热射病的时候,应该怎样应对呢?
要分清楚中暑的症状:中暑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轻症中暑表现为体温正常或略升高,患者会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视力模糊、幻视幻听、胸闷恶心、全身乏力、行动迟缓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循环衰竭症状。
重症中暑表现为核心体温超过40℃,皮肤干热,患者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者大量出汗后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可累及肝、肾、肠、肺、凝血及横纹肌等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我整理了中南大学博士后、同时也是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袁芳芳,以及其他一些专家的建议,给大家做了一个汇总——
首先,重要事情说三遍:喝水!喝水!多喝水!尽管是老生常谈,但很多朋友还是会忽视补水的及时性,因为大多数人只有等到口渴了才会想起去喝水,而这时你的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因此,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劳作或训练的人,一定要多喝水。
其次,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或进行高强度锻炼及训练。古语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虽然古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完全可以借用其他手段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品质。对于高温环境,还是能避则避,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对于高温环境的理解,很多人以为只是室外,需要做的仅仅是避免阳光直射、防晒等等。这些当然很重要,但不要忘记,高温环境同时还包括室内,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开窗通风,或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进行降温。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在室内开空调。问题在于,老年人恰恰是最容易出现热射病的群体之一,所以在高温的室内,空调还是应该使用的。如果担心空调会带来其他不适感,可以把温度调得不要太低,风力不要太强。
总之,我们在夏季必须注意防范热射病。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