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义诚

从以往到现在,“假新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媒体对该问题的广泛报道,到政府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都一再显示了消除假新闻的决心。但事实上,假新闻一直屡禁不止。为什么错漏百出的假新闻,可以传播如此之快?人们为什么总爱看假新闻呢?这就要从人的心理学规律说起了。

真正意义上的假新闻假新闻指的是“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其内容常常具有煽动性。它经由人们的分享行为而呈病毒式传播,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事实上,分享新闻是人类的本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通过交换有价值的信息,与他人产生链接,获得一种身份认同感。没有分享,社会网络就不存在,因为我们是通过信息的不断互通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些人的分享是一种利他行为,将消息转给需要的人会让自己产生奉献感,有一种“我属于某个群体”的感觉;还有一些人是“炫耀型分享者”,把新闻作为社交货币,树立一种自己消息灵通的群体印象。假新闻常会利用人类的分享本能得以传播自身,这一方面是因为假新闻内容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某些认知偏误让我们难以辨别新闻的真伪。

欲罢不能:细节越多,假新闻就越“可信”

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让我们容易被假新闻欺骗。合取谬误指出,如果虚假的故事是精心编纂的且富有细节,那么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假消息。一则消息里包含的细节越多,就越是令人感觉合理可信,尽管实际上这事的可能性变得更小而非更大了。

举一个例子,想象一位虚构的女士叫做“琳达”,琳达今年31岁,单身未婚,性格直爽,聪明智慧,主修哲学。学生时代,她特别关注性别歧视和社会正义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核示威活动。下面两个选项哪个更有可能是准确的描述?1. 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2. 琳达是一名积极参加女权主义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第二条听起来似乎更可信,因为它的内容与背景介绍一致,使得整个故事看起来更连贯充实。尽管如此,但其实第一条发生的概率更高。原因很简单:第一条的情况是包含第二条的。推而广之,对任意论述A、B和C,A为真的概率总是大于A、B、C全为真的概率,因为如果A、B、C均为真时A肯定为真,反之却不然。

当两件事情可以单独或联合发生时,两件事情联合发生的概率不可能高于任何一件事情单独发生的概率。这个简单道理谁都懂,但是在看新闻时,人们总是本能地认为具有更多细节的事情发生率更高。事实上,事情越具体,发生的可能性反而更低。在网上,虚假故事都是经过精心编造,并且富有丰富细节。由于充满了细节,我们很容易相信这样的假消息是真实的。

确认偏误:立场有时会盖过事实

立场也会影响我们对新闻的判断。《石板》(Slate)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向读者展示真实事件的照片以及五张随机选择的伪造照片。结果发现,平均每张假照片都会给至少15%的人植入错误的记忆。而总体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参与者相信,假照片里描绘的事件的确发生过。 洛杉矶加州心理学家 Steven Frenda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他们政治立场或者世界观的假照片,也就是说,符合你立场的假新闻,更容易被相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确认偏误”,指的是我们会用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式来寻找和解释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屏蔽某些信息,仅去相信符合自身观点的信息,即使这个信息是虚假的。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人们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错信了假新闻时,甚至会歪曲自己的记忆。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谎言变成记忆的一部分。

选择失明:其实……立场也是浮云刚才提到,人们更愿意相信论证了自身立场的假新闻,“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人性!然而,接下来的两个实验会告诉你,即使是立场,也是不靠谱的! 2005年,几个瑞典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叫做“选择失明(choice blindness)”,意思是人们常常记不住自己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者给受试者看两张照片,让受试者选哪张照片上的人长得更好看,更有吸引力。受试者选好之后,研究者把两张照片收起来,就好像洗牌一样摆弄摆弄,然后把其中一张照片再拿出来摆在受试者面前,说:“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更有吸引力呢?”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后来拿出来的这张,并不是当初受试者选定的那张,而是被他否定、落选的那一张。但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受试者居然没发现。“选择失明”这个效应后来又被重复验证了好几次。比如一项2013年的研究让受试者选择了几个基金做投资,然后马上在屏幕上打出来这几个基金,说这是你选的,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选?而超过60%的受试者,都没有发现屏幕上的一个基金被换过了。

“选择失明”现象最有意思的特点是,人们不但忘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还都能对着被换过的那个选择侃侃而谈,说我为什么要这么选——就好像真的是他选的一样。

如何防御假新闻

要想抵御假新闻的影响,学会思考数字的合理性是第一步。许多新闻会用数字来论证观点,比如,有一则新闻提到:加州吸食大麻的人口35年来每年增加两倍。这里的数字就有问题,假设35年前,加州只有1个人吸大麻,这个数字每年增加两倍,35年后就会超过170亿。只消简单的推算就能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需要警惕专家的意见。专家一般来说是对的,但也会犯错。糟糕的是,人们很容易误以为专家永远是正确的,就因为他们是专家,他们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在现有领域尝试新事物时尤其如此,人们往往认为懂得多的人好像说话更有说服力。 举个例子,物理学家戈顿·肖曾提出,每天听20分钟莫札扎特的音乐能短暂地提高智商。后来这个观点受到质疑,因为这位物理学家并不是人类心智研究领域的权威。而且在他的实验中,有一组人听莫扎特,对照组则什么都不做,实验给对照组的安排不严谨,因为无聊与停滞,也会让智商反应暂时下降。所以,专家也会犯错。

最后,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前面反复提到的“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会让人们专挑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料和信息。比如,你认为摄取太多维他命D会造成身体不适,于是当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出现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认同,忽略了信息本身是否属实。所以,当你获得一种观点时,要同时检视这个观点正反两方的信息,避免得出偏误的结论。

审核: 毛利华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工会主席 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