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 卓 长春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绘图:赵艳玲 长春市儿童医院 主任护师
审核:黄艳智 长春市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说到吃,我想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呀,只要是有一张嘴,自然就会吃东西,哪还需要学习呢,更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呀!其实,这样的观念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人在宝宝阶段没有学会咀嚼,也就是吃,他(她)将来就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他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如何学习咀嚼?怎样锻炼咀嚼?让我们一起真正地了解一下“吃”的学问。
吃的过程
一个正常人从出生开始具备寻觅乳头→吸吮乳汁→吞咽奶水,吞咽能力逐渐协调、进步;慢慢地宝宝长大了,从液体食物→半固体食物→固体食物,他们的咀嚼需要舌头、口腔、牙齿、脸部肌肉、嘴唇等更多的器官配合完成,这样更多的营养物质摄入体内,宝宝就会健康成长。
宝宝各年龄阶段的饮食
4月龄,宝宝可以熟练地吸吮和吞咽液体食物,这个阶段是宝宝舌头的锻炼时期,他们会尝试利用舌头及口腔的动作,将口中的流食或半流食进行吞咽,只不过,动作还不是很协调;6月龄,长大的宝宝会用手去抓握食物,尝试放进口中;7月龄左右,刚刚出牙的宝宝,咀嚼及吞咽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他们会尝试用牙床进行上下咀嚼食物,这时的宝宝,主动进食的欲望会增强,他们看到有人吃东西就会做出要尝一尝的表情;10月龄开始,宝宝多数已长出4~6颗乳牙,他们的咀嚼能力及口腔动作越发协调,宝宝们会尝试着咬碎或咬断食物,再进行简单咀嚼的动作;12月龄以上,宝宝们趋向处理成人化的食物,善于利用牙齿,为顺利转换到普通的正餐食物做准备;1岁半左右,宝宝们完全能够和大人们一样的进食普通食物,只是有些食物需要帮宝宝们切成合适的大小。
进食晚的后果
有的宝爸、宝妈们过于溺爱宝宝,总是认为更精细的喂养才是好的喂养,宝宝们虽然可以进食固体食物了,但仍旧以奶制品等液体食物为主食喂养宝宝,忽略了宝宝正常的进食过程,导致宝宝咀嚼功能未得到及时的训练,到了该正常进食的年龄,无法咀嚼较粗或较硬的食物,造成吞咽困难、营养不均衡、挑食、厌食等问题,因不能摄取各种副食品为身体健康成长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可造成营养不良。同时宝宝的咀嚼未能得到及时的锻炼,影响牙齿的发育,乳牙延迟生长。同时咀嚼差,也不利于下颌、脸部肌肉的发育。
具体如何锻炼
咀嚼能力是需要宝宝整个口腔动作长时间练习使用,才能具备良好能力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教宝爸、宝妈们对各个阶段的宝宝进行有效的咀嚼能力锻炼。
(1)从4月龄开始(如果有过敏体质可从6月龄开始),给予宝宝糊状等奶类之外的食物,让宝宝有机会训练口腔的动作,刚开始宝宝或许会将食物吐出,但请妈妈们不要太心急,只要继续尝试就会发现宝宝吃进食物的概率越来越高。喂养用具可以选择小汤匙来喂食。副食品形态为流质或半流质。建议副食品为米麦粉糊、苹果泥、果汁、菜汤、合适的牙饼等。
(2)从7月龄开始,为宝宝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副食品,并且副食品的形状需更硬或更浓稠些,以促进牙齿的萌发。因为长牙,宝妈们还需提供宝宝一些自己手拿的食物,如水果条或小吐司,或准备几个不同感觉的清洁的固齿器,除了可以让宝宝磨磨牙之外,也能帮助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副食品形态为半流质或半固体。建议副食品为菜泥、较粗的果泥、水果条、面包片、豆腐及稀饭等。
(3)从10月龄开始,宝宝可以选择成人化的食物中,较软、较易咀嚼的食物进食,但不宜太过油腻或不易消化。这个时期可以尝试让宝宝自己抓握汤匙,舀食物来吃,同时还能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及自理能力。可以从吸管水杯到鸭嘴杯慢慢过渡到水杯喝水。副食品形态为半固体或固体。建议副食品为软面条、蔬菜粥、肉粥、肉泥、蒸蛋与煮烂青菜等。
(4)从12月龄开始,宝宝已经完全可以慢慢处理成人化的食物,在他们拥有不错的模仿能力下,宝妈们可以做些示范,教宝宝们咬、嚼食物。如长条的水果、煮过的蔬菜段或稍硬的饼干。只要宝宝们愿意,可以提供大人化的易消化的食物给他们品尝。
(5)从1岁半左右开始,给宝宝们准备比较容易舀或抓握的食物,让宝宝自己学习进食。同时可以准备一些训练或刺激口腔动作的玩具,如小喇叭、哨子等,也可以教宝宝吹纸片、泡泡等,更好地训练口腔运动。副食品形态为固体为主。建议副食品为易消化的六大类食物,如鱼肉、白饭、切成段青菜、切成块水果等。
训练咀嚼的好处
通过正确的咀嚼锻炼,宝宝可以顺利地从副食品转为成人化的食物。宝宝的胃肠道得到了及时的发育,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吸收及躯体的健康成长。咀嚼能力锻炼的同时也有助于牙齿的发育及排列,有助于脸部、口腔肌肉的生长,咀嚼锻炼的同时舌头、嘴唇等口腔器官的灵活度也同时提升,对未来说话的发展也提供了帮助。练习自己进食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手眼协调的能力。可以说咀嚼能力的锻炼对宝宝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相信各位宝爸、宝妈们通过对上述知识的了解,一定会摒弃旧的观念,再也不会认为饭越软越好、辅食越细越好。掌握正确的喂养,及时锻炼宝宝们的咀嚼,吃得科学,长得健康!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