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占鹊巢”本意是指鸠鸟不会筑巢,就抢占喜鹊的巢穴来住,不少人认为鸠鸟就是斑鸠。

那么,斑鸠究竟会不会筑巢?随处可见的斑鸠能不能吃?如果能吃,为何很多人都说吃斑鸠的危害很大?

斑鸠会筑巢吗?

其实,鸠占鹊巢这一成语的主角是杜鹃,它们尤其喜欢占用其他鸟类的巢穴,让“他人”来帮助自己养育后代。

杜鹃鸟之所以这样做,与群体当中盛行的一夫多妻制有关。

一只雄性杜鹃能够与多个雌性交配并繁衍后代,但是雄性无法对所有的雌性负责,因此不少雌鸟承担着独自养育后代的责任。

当雌性杜鹃鸟想偷懒时,就会趁着其他鸟类外出期间,在其巢穴产下鸟蛋,有的杜鹃还会将鸟巢当中的鸟蛋给踢出去,给自己的鸟蛋腾出空间。

所以,鸠鸟并不是斑鸠,只有杜鹃才会占巢。

长久以被冠名“占巢”的斑鸠其实是会筑巢的,只是它们生性比较随意,不怎么喜欢筑巢而已。

大家平时看到的斑鸠,都喜欢在枝头或者是高处的平台休息,很多人就会误以为斑鸠不会筑巢。

但其实,斑鸠筑的鸟巢比较简陋,并且有季节性筑巢的习惯,人们很难看到斑鸠的巢穴。

一般来讲,斑鸠只有在产卵的季节才会选择筑巢。

它们会在比较粗壮的树木枝头筑巢,大树能够增加巢穴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它的巢穴再简陋,也不容易在风雨当中损毁。

斑鸠的巢穴由各类枯草和树枝构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鸟巢,不少人会误以为是麻雀的巢穴,这也使得人们加深了斑鸠不会筑巢的想法。

雌性斑鸠产蛋后,由雌鸟和雄鸟共同抚养,直到雏鸟能够独立生活,斑鸠父母才会离开巢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期间,它们会栖息在树干、枝头,渴了就喝山间的清泉,饿了就随处寻找食物,绝不再回自己的老巢。

这样的流浪生活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发情期,斑鸠又会重新筑巢来养育自己的后来。

而斑鸠从产蛋到孵化,时间约为18天,雏鸟长到能够独立生存,大约要1个月。

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斑鸠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流浪的,这也给人类营造出了一种假象,那就是斑鸠整天想着如何侵占其他鸟类的巢穴。

人和斑鸠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扩张,人们占用了大片的自然土地,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交往也更加亲密,斑鸠便习惯了与人类的相处。

许多斑鸠在产蛋的时节会飞到高楼上筑巢,虽然它们警惕性很强,但只要人类没有敌意,斑鸠就不会飞走。

此前有网友称,自己的阳台上住了两只斑鸠,一开始的时候,人和斑鸠都有些不安。

斑鸠在警惕人类,而网友则是害怕斑鸠在自己的阳台筑巢会影响风水。

可相处久了,网友觉得这两个小家伙十分可爱,自己给它们找到的小树枝,它们会欣然接受,当成自己巢穴的一部分。

后来,网友又觉得斑鸠的巢穴实在是太简陋了,于是就给它们做了一个巢穴,并且每天给它们喂投各种谷物,减少斑鸠出去觅食的时间,让它们好的抚育后代。

等到小斑鸠长成,斑鸠一家飞离了网友的阳台,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咕咕咕”地叫唤,表示告别,对此,网友也非常不舍。

可见,人和动还是能够和谐相处的,只要人人都保存有一颗善心,平等看待动物,就能够实现。

当然,这位网友只是个例,很多人都想对斑鸠图谋不轨,尝尝它身上的肉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这就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吃了斑鸠的危害真的很大。

三有保护的斑鸠

早在很多年以前,斑鸠就被列入了“三有”保护动物,如果吃掉它们,坐牢是免不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收购、出售以及各类危害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行为,处5到10年的有期徒刑。

国家对于野生保护动物的惩处力度,不可谓不大,大家千万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爽快,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看到这里,不少小伙伴会有疑惑,这个三有保护动物究竟是什么?

三有保护动物指的是,具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保护动物”,对这类保护动物的名单拟录,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

三有保护动物可不是一个莫须有的名号,如果大量吃掉斑鸠,很有可能对这三方面造成影响。

在生态上,斑鸠是生物链重要低级消费者,它的存在能够维系生态圈的稳定,一旦斑鸠消失,我国的生态圈将遭受严重破坏。

在科学上,斑鸠具有很高的生物研究价值,拥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生物特性,研究斑鸠,有利于拓展人类对鸟类的认知,追溯鸟类的发展历程。

在社会上,斑鸠是所有野生动物中与人类亲近的物种,在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道路上,或许能在斑鸠中找到一个突破口。

综合来看,斑鸠的价值不可谓不大,与其将它吃掉,比如让它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吃斑鸠不“卫生”

此外,生活在野外的斑鸠很不“卫生”。

生活在野外的斑鸠的食性非常杂,什么都吃,比如各类瓜果、蔬菜、虫子、寄生虫等等。

由于它们的消化系统差,很多东西在肠道当中过一遍,无法有效转化为蛋白质。

很多细菌、寄生虫便会停留在斑鸠的肠道、胃里,人们吃下斑鸠后,很容易出现各类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既然斑鸠的肠道和胃都不卫生,可不可以只吃斑鸠的肉呢?

当然不行,因为斑鸠常年流浪在外,身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可能比它胃里的还多,所以,请大家杜绝吃野味的习惯或是念头,让斑鸠在自然界自由平安地生活下去吧。

如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如此严重,很多斑鸠身上还会携带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一旦被人体摄入,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比起研究如何吃斑鸠,我们不如多花点功夫在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上,致力于地球物种的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斑鸠进入到人类社会当中,它们在人们的住宅用地修筑巢穴,充分体现了斑鸠对人类的信任。

这个时候你还想着如何吃它?难道良心不会痛吗?

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应这些小家伙的信任,不干预它们的正常生活,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人类的真心总有得到回报的一天,届时,人和动物将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稳定。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关注CHN九象科技,通过科普,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奇妙无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