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怒云

竹子是我们最熟悉的植物。那么竹子在植物界属于哪个家族?经常有人说竹子非草非木。确实,你说它是树木吧,可它没有树木特有的横断面的年轮,竹子里面是空的;说它是草吧,又未免长得太“高大强”了。其实啊,竹子被植物学家列入了禾本科家族命名为“竹亚科”。大家熟悉的水稻、小麦、高粱等都是竹子的近亲,但竹子的体型却是它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竹子最特殊的形状特点是外部有节而内部中空。正是这个特点让竹子生长迅速,笋芽破土而出,每24小时可长1.21米,有“三日掀石、十日齐强、百日凌云”之说,2-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笋长新竹,产量高,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从古至今,从书写工具(竹简)到战争武器,从建筑材料到劳动、生活工具,从美食材料到中华文化,竹子无所不能,无处不用。而这一切源自何种物质基础?那是因为竹中的“碳”!正是竹子强大的固碳能力,才让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国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素有“世界竹子王国”之称。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中国种植有800多种,其中500多种原产于中国。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直径达30多厘米的巨龙竹,也有全世界最小直径只有0.1-0.2厘米的菲白竹。中国是竹子栽培最早、竹子加工利用最好的国家。中国在竹子种植面积、竹笋产量、竹产品加工和贸易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全球森林资源评估(2020)》结果,世界竹林面积约为3500万公顷,中国有641.2万公顷。其中毛竹林是中国竹林的主体,约占全国竹林的3/4。

竹子具有丰富的多种的价值。一是木材替代和资源保护价值。由于竹林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断出笋快速成熟,隔年采伐、持续利用。作为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材料,我国每年可砍伐的竹子大约18亿根,,相当于木材资源的20多万立方米。如2018年,年采伐竹子达31亿根,提供了我国约22.5%的材质资源,减少了对木材的砍伐利用,“以竹代木”“以竹胜木”,减少木材消耗,保护了森林资源。二是竹子致富农民的经济价值。竹子可食可用。作为美食材料的竹笋,如浙江临安农民雷竹笋一年销售就达千万元。竹子加工产品类型众多,目前已开发的竹产品种类超过1万多种,涉及衣、食、住、行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盘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业领域的竹缠绕管廊等,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家具、汽车和日用品等各个领域。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几乎没有废料。三是竹子丰富的生态价值。竹子固碳释氧能力强。有利于水土保持,孕育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

国际竹藤组织的工作报告指出,1公顷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地上植被的年固碳量为5.1吨。浙江农林大学在浙江安吉竹林中的碳通量观测结果表明:合理经营状态下,每公顷毛竹林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量可达到24.31吨。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毛竹林中空气负氧离子日均值为1800-33300个/立方厘米,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标准浓度1000-1500个/立方厘米。四是社会效益显著。竹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很长,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缓解农村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我国现有4500多万人从事竹林经营培育和竹子产品加工中获得经济来源。另外,我国悠久的爱竹、种竹、养竹、赏竹的文化传统,弘扬了中华文化,增强和提升了大众的生态文明和环保意识。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中华文化是“竹子的文化”;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也认为,中华文明是“竹子的文明”。我们从科学与文化两个角度观察,可以说,竹子被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也就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竹林碳觅》科学普及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竹制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塑料产品,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竹子能替代哪些塑料?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生产的竹缠绕复合管、管廊、高铁车厢、房屋等系列产品能够大量替代塑料制品;火力发电厂的冷却塔使用的竹格淋水填料优于塑料填料。

除了工业化应用,以竹代塑的竹产品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常见。从一次性竹餐具、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外壳、体育器材到产品包装和防护用品等,竹子产品的应用五花八门。“以竹代塑”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有数据表明,我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摘自《绿色时报》)。

因此,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支持以竹代塑,多使用竹筷、竹家具等竹产品,不仅能帮助竹产区农民更多更快的培育竹子、依靠竹子致富,还能够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碳排放,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审核:丁莹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 专家委员

来源: 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