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学术界应该是神圣的地方,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频出的造假事件,也让不少当事者风风火火带文章走出国门,然后转身就自个儿打中国学术界的脸。

当然了,这造假也并非中国专利,国内外也都很热门。国外要说最具代表的莫过于2014年闹的风风火火得小保方晴子和最近登上日本头条的东京大学知名教授渡边嘉典两位大神了。其中的小保方晴子,大家应该很熟悉了,2014年的STAP细胞论文造假一事,引起的轰动可不小,从开始被传视为首位女性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的有力人选,各大媒体争先采访报道把她捧为女神,到后来许多顶尖研究者表示他们无法重复出小保方的实验结果,认为其造假,但小保方宁死不承认,后经过五次重制实验,确认STAP细胞实验结果无法重现。最后小保方不仅被自然杂志撤稿,自己的指导老师,干细胞科学界最耀眼的明星笹井芳树上吊自杀,自己也辞去研究员职位。她也算是一个可怜女人,在日本这个女人地位并不高的社会,从被万人捧上为女神到后来被社会谩骂为骗子,日本人的耻辱,还有害死自己导师的杀人凶手等等,算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打击。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学术造假的她最后也算是以惨败收尾。

而国内也不甘落后。上半年,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在2016年5月2日带着他的团队默默在《自然-生物技术》发了一篇名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的文章,然后一夜成名,你也许会好奇,每年往nature,cell上发文章的中国学者不在少数,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原因除了因为他不是名校出身、也无海归背景、更不是行政领导,就这么沉寂十年的他,突然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惊汗了国内外学术大咖,(我猜想文章刚发表,估计有一半的学者不是在查文章内容,而是查“韩春雨”是何许人也)。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篇文章最初可是被称为“具有诺贝尔级贡献”, 其潜力有望超过近来热门的CRISPR-Cas9技术。可是,跟小保方太相似的情节发生,不到一年这篇神作被很多国内外大师们因无法重复出结果而相继质疑,结果大家也已经知道了,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主动申请撤回了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对于韩春雨撤稿一事,结果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和小保方造假事件不同的是,当时在得知小保方论文有造假嫌疑时,她所任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马上着手开始调查并公开调查结果,否定了她的研究结果。虽然此事当时也让日本理化研究所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日本理化研究所并没有包庇她或逃避责任,反倒他们勇于担责、干净利落回应质疑的态度和做法,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但是这次“韩春雨被质疑,没有任何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出来发声,这难道就是“有福一起享有难我就跑”?也只有在韩春雨论文撤稿的当天,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发文回应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然后怎么样是未知。

网上对此事褒贬不一,有人说韩春雨是骗子,欺骗了大家的信任,有人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但他必须一个人硬撑着,毕竟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背后事关巨大的商业利益。

在韩春雨的撤稿后,《自然 - 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社论,文中对媒体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大概内容是虽然媒体能起到警醒广大学者要留意论文严谨性,但万物两面性,媒体同时也让不在这行,不懂这行的广大网民以为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但其实如果你在这行,懂这行,你会知道一个实验它需要经费,需要时间及精力,现在网络上漫天的谩骂也不得不让在重复实验的当事人沮丧失望。从韩春雨撤稿到今天,也才短短数日,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预测。

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造假的先例,代价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惧风险,屡屡尝试,使得造假抄袭丑闻愈来愈猛?

个人认为,第一首先主要就是人的贪婪欲望。就在这周,朋友圈都在转发近日发生的另一件学术界丑闻:厦大中山医院的院长抄袭一同学硕士论文。更搞笑的是连致谢部分都一样。(小编就不解了,你咋不把名儿一起抄了呢)。这也许就是现在国内学术界的风气。但人家就是不怕,因为他选择的并不是严谨对待科研,而是功名利禄,通过不正当渠道升官发财。好在网络发达,估计这段时间,学术界的造假大王们会安份一阵子(但也不排除你之前干的“好账”不会被人翻出来)。

第二就是相关法律还是太弱,只有加强严惩力度才能抑制住这股风气。在今年4月20日,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医学论文被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这创单次撤稿量之最,这对于中国科学界可谓是非常打脸的事儿了,固6月,中国科技部出来发声了,说要彻查并严肃处理,及用“零容忍”来形容。

关于此事近期发展,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承诺会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查处结果将在9月底公布公示。“此外,依据有关单位对撤稿论文的调查情况,科技部已暂停了21名涉事作者参加的20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立项程序,待责任确定后,对无过错作者的项目将恢复立项程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将撤稿论文作为研究工作基础列入2017年度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51个项目,采取了终止项目评审的措施;中国工程院暂停了1名涉事作者的院士候选人资格。(引用于新浪综合 “论文造假:除了彻查,科技部还应做什么?”)。这结果可谓大快人心,现在这社会光靠道德已不能唤醒这些人的良心,还得靠法律,这不仅可以惩戒下犯错之人,还能警醒学术界,不要以身试法。

最后,一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在谈到韩春雨的案例说实验的不可重复性并不意味着存在不当行为,在此我想说,科学实验的三大要求之中之一就是可重复性。如果你得到的结果没办法重复,那请问这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吗?无论你是主动造假还是被动造假,小编还是希望学术界各位,请认真严谨对待实验,不要再让“家外人”看笑话,“家内”同行陪你一起蒙羞,记住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给后面的小辈做榜样。

来源: 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