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是21世纪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而生物安全实验室又是发展这一领域的重要基础,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它又有什么样的分类与等级划分?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对我国生物安全和科学研究有什么重大意义?本节将为您展开详细的介绍。

作者:名古屋大学医学院 陈书蕊

实验室安全应警钟长鸣

相信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有相似的体验。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看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和完全陌生的仪器,总有一种激动和兴奋。同时面对不熟悉的一切,或是查找资料,或是询问导师和同伴,自己不敢轻易妄为。接受第一次实验室安全教育时,我们认认真真记下每一条。但随着在实验室的时间变久,从懵懂无知变得无所不知,自然觉得自己做实验是游刃有余的。因为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安全事故,心中对警告戒律渐渐松懈。然而,往往这时是最危险的,因为实验室安全问题就发生在研究人员防备心变弱时。警钟长鸣,才能安全常保。

各个国家都对生物实验室的保障措施以及研究人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规范。中国2004年起开始实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P3以及P4实验室,强制规定了一级屏障和二级屏障的设置,保护研究人员的同时,也保障了环境安全。

同时对于需要处理的化学试剂及药品的安全数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SDS术语,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采用MSDS术语。这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的文件。在生产商或销售商向客户提供化学制剂时,需要提供这个有关化学品特征的综合性法律文件。通过参考这个文件,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产品的燃爆性能、对健康危害、泄漏处理等内容。这一文件的详细阐明,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不放过每个细节,实验室安全管理

我们在开始实验工作之前,一定接受过关于实验室安全常识耳提面命的教导。女实验员需要将长发束起,短发也要卡好,不然一个不安分的火苗就有可能让秀发燃烧。不可以在实验室穿拖鞋、短裤等露出大量皮肤的衣服。有些化学试剂有强酸性或强碱性,有些有致癌或致畸性,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掉落在皮肤上,会有很大危害。但也不可以穿袖子宽松的或上面有大量垂挂配饰的衣服。因为不但会“引火上身”,还有可能粘上细菌。

除了普通的实验服,有些实验还需要护目镜、一次性帽子、防护服等。朋友在实验室相见,认不出彼此,就是比较好的防护状态了。并且,在实验室饮食喝水都是非常不符合操作规范的行为。虽然实验室表面看起来干净整齐,但是其实十分危险。很多微生物可能会落在杯子里,以前更有实验人员误食实验试剂的报道。另外,使用安全柜、不直接贴在瓶口闻试剂的气味、不直接将危险化学试剂倒入普通下水道等,都是保证实验人员以及环境安全的举措。

尽管有各种条例和规定的约束,还是不断有实验人员受伤、死亡,甚至实验楼整栋爆炸的事故发生。1979年,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武器实验室,因为有人忘记在排气装置上安装过滤器,直接导致64人死于接触炭疽病毒。

因新型冠状病毒事件,近来备受争议的美国德特里克堡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也发生过多起实验室安全事故。该实验室在二战中被用做生化实验研究地,在之后也一直沿用。实验室内储存着大量高危险性的致病生物制剂。

1969年后,尽管德特里克堡的主业从“生物武器研究”转向了“生物防御项目”,成为美国军方唯一的P4生物实验室,但却陆续被曝出不少安全漏洞。这个拥有67种高危病原体(包括埃博拉病毒、炭疽、鼠疫等)的高级别实验室,出现过炭疽病菌遭人为泄漏致死的严重事件,以及防护服破损、废水违规处理等低级漏洞。

这些重大事故被报道,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同时,身边的小事故虽然未见报道但时时刻刻在发生。试剂或样本洒在衣服甚至皮肤上、不小心把注射器扎进自己的手指里、被实验动物抓伤或咬伤、打碎的玻璃器材划伤皮肤、剧烈化学反应时产物向上喷射入眼,这些小的事故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可懈怠。

有人说实验室像厨房,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危险现场。实际上,实验室安全比厨房安全更重要。做饭容错率更高,忘了加葱也不耽误吃。但是实验若少了某个试剂就很有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是造成危险。做饭可以一家人围在锅台旁,边聊着琐事边一起帮忙。但是实验过程中的交谈不但会分心,唾液还有可能进入样本造成干扰。实验不容粗心,因为一个分神之后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结果,更是实验人员的安危。警钟长鸣,方能砥砺前行。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