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碳排放“大户”的交通运输领域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约15%。优化传统模式,打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新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出台了减碳综合措施。在交通运输方面,具体表现有“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行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等一系列措施。和我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则是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新能源汽车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据悉,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也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地方会通过限号等政控制机动车出行的数量,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约10.4%,特别是公路运输,目前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85%以上,因此,下一步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十分重要,要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从而大幅度降低交通运输整个碳排放总量。

同时,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做法也是全方位、多领域的。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确立了三个阶段性建设目标,其中,力争到2022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在充电桩不断增多的同时,许多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推出能源供给及配套设施解决方案,化解续航里程、补电便捷性和购置使用成本三大电动车用户痛点。

推动我国新能源车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品类品质、性价比,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严格监管能源供应、生产制造、尾气排放等各环节。

还要把握住数字技术的东风,抢抓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推出专项支持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