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盛民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唐顺雄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审核:周 军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

随着国内民众对恶性肿瘤认识的不断加深,肿瘤标志物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在体检时讨论最多,同时也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是不幸罹患恶性肿瘤了吗?接下来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带您深入了解肿瘤标志物。

一、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是肿瘤产生的,穿着肿瘤专属“外套”的酶、激素、糖蛋白等物质,就像桃子一样,肿瘤标记物就是桃核儿,而桃肉就是它的肿瘤专属“外套”。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和指导预后方面,肿瘤标志物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理想状况下,肿瘤标志物指标一旦增高就可以确定罹患恶性肿瘤;指标正常时,我们就可以排除恶性肿瘤。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能够完全符合这样的定义并达成这样的目标。

二、有哪些常见的肿瘤标记物

目前,已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百余种,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抽取胸水、腹水等方式进行检测。

甲胎蛋白(AFP):常见于肝细胞癌,卵巢和睾丸等部位的肿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癌胚抗原(CEA):十分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往往会升高;对泌尿生殖、呼吸与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系统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敏感性最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

鳞癌相关抗原(SCC):多见于肺、气管、食管、头颈部、宫颈、肛管等部位的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PSA是否升高是老年男性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降钙素(CT):可以提示分化较好的甲状腺髓样癌;还可存在于其他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通常,HCG主要用于检测育龄期女性是否怀孕。当hCG升高时,应首先考虑妊娠。如果月经不规则或近期有流产史的患者出现hCG持续增高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绒毛膜上皮癌的可能。

糖类抗原125(CA-125):与卵巢恶性肿瘤相关。

三、哪些情况可以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指标大多是相对特异性升高,也就是说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其指标不一定升高,而没有患恶性肿瘤的患者其指标可能升高。

炎症(如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息肉、炎性增生病变、肝肾功能失代偿等等都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指标轻度升高,即出现“假阳性”。

此外,采样质量、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肿瘤标志物升高时我们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肿瘤标志物轻度高于正常值上限,且无明显可疑症状的人群或该肿瘤标志物指标的特异性非常低时,可在2~4周后再次复查。

如果肿瘤标志物升高十分明显,或者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人群,应该进一步接受相关疾病的检查并完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恶性肿瘤有传染性吗

恶性肿瘤是自体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不具有传染性,但是部分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例如,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细菌(幽门螺杆菌)、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具有传染性。

所以,保持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从而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六、如何预防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恶性肿瘤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吸烟、酗酒、肥胖、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长期高压状态等等都是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戒烟、戒酒、膳食平衡、适度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可以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恶性肿瘤的出现是我们生命周期内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控并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事情!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高危致癌因素,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