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 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 副秘书长

审核:张书元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主任医师

一到春秋季节,很多人会因为个人日常卫生清洁不到位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患上糠疹。

提起糠疹,很多人弄不清楚玫瑰糠疹和花斑糠疹的区别,经常误以为两者没什么不一样,但事实上两者存在很大差异。

一、玫瑰糠疹和花斑糠疹的区别

玫瑰糠疹非常容易和花斑糠疹混淆。那么两种糠疹有什么区别呢?

1.两者的发病机制大不相同。花斑糠疹是由真菌感染表皮造成的浅部真菌病,而玫瑰糠疹则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两者的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也不一样。

2.两者的皮损不同。花斑糠疹皮损的主要特征是皮疹为减色斑,以毛囊为中心,呈绿豆大小,常互相融合成片,其上可有浅色、棕色或淡黄色的糠秕状鳞屑,皮肤外观呈花斑状,皮屑检查可找到真菌。而玫瑰糠疹的皮损特点是在玫瑰色的斑疹上覆有细微鳞屑,用放大镜观察可见细小的皱纹,鳞屑边缘游离,中央皮疹为椭圆形,且皮损有向心性分布的特征,即集中发生于躯干部,再逐渐发展至四肢远端,四肢的皮疹数量较躯干少。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花斑糠疹可因接触患者的皮肤或衣物而传播,尤其是易出汗者更易被传染,一般在夏季发病。玫瑰糠疹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多在春秋季节发病。

4.花斑糠疹无自限性,而玫瑰糠疹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8周,但也有数月甚至七八个月不愈者,自愈或痊愈一般不复发,但也有经久不愈的情况。

因此,如果你的皮肤上出现大片褐色或不同于皮肤颜色的皮损时,且皮损不断融合、扩大,覆盖身体大部分区域,或皮损持续存在且没有改善的迹象,或皮肤反复出现斑片,请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

二、花斑糠疹和玫瑰糠疹的判断依据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这些临床表现来判断到底是患了花斑糠疹还是玫瑰糠疹。

花斑糠疹的初期症状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之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有出现新的斑疹;皮疹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颜色有灰色、褐色或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等处。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玫瑰糠疹则有如下症状:皮损为椭圆形或圆形玫瑰色斑疹,有的皮损呈环状,表面覆有糠状鳞屑,在皮疹边缘鳞屑更加明显,呈领圈状;患者通常首先在躯干部出现单个较大损害;发病1~2周后,患者的躯干和四肢近端会出现甲盖大小的斑疹,会有或多或少的瘙痒感,还可能会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果有以上症状,建议患者前往医院检查确诊。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花斑糠疹和玫瑰糠疹的治疗方法

花斑糠疹患者可外用特比萘芬或布替萘芬乳膏等治疗,还可以口服伊曲康唑,但口服药物常引起肝损伤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不推荐使用[1]。

玫瑰糠疹患者的治疗则要视严重程度而定。由于玫瑰糠疹具有自限性,故如果患者皮损少、无瘙痒或轻度瘙痒,一般不需要治疗,观察、随访即可。如果患者皮损处瘙痒明显,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患者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等。

口服中药也能有效地缓解玫瑰糠疹引起的不良症状,缩短病程,常用的中成药如防风通圣丸,适用于皮损颜色淡红、鳞屑细薄、有瘙痒的患者;复方青黛胶囊或丸,适用于皮疹泛发、颜色鲜红、鳞屑较多、瘙痒剧烈的患者。

此外,紫外线照射对玫瑰糠疹患者皮疹的消退也有很好的帮助。紫外线照射后,皮损处会结痂、脱皮,以达到治疗目的,但紫外线照射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2]。

因为花斑糠疹是由真菌感染表皮造成的浅部真菌病,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为了防止传染,患者要经常清洗或消毒衣物、被褥和床单等。

玫瑰糠疹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有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变态反应等多种假说,但均无确切证据。因此,我们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护理,防止染病!

参考文献

[1]李滨滨.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糠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7):160-162.

[2] 孙宇虹.得了玫瑰糠疹该怎么治[J].中医健康养生,2019,5(5):55.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