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若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审核:文 翔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副教授 科室副主任

轻医美大行其道,光、声、电操作对于求美者来说并不陌生,从蜂巢皮秒到黑金光子,从热玛吉到点阵激光,每一个技术都对应着一种“美”的追求,美白、淡斑、抗衰、紧致等等,应有尽有,消费时代,“美”是一种可供购买的品类。

无论哪类光电操作,术后都离不开防晒,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一阵目眩神迷伴着或轻或重的疼痛之后,从治疗床上坐起来,操作医师煞有介事的叮嘱,“做好防晒”,时不时还会飘过一句隐隐的威胁,“不整好防晒要反黑哦。”

图1(版权库图片,禁止转载)

毕竟“美白”是东亚女孩毕生追求之一,“黑化”反倒是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常常观察到求美者正在虔诚完成的防晒动作和真的“好”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甚至有时大相径庭。今天我们要完成对于求美者防晒认知的拨乱反正,对常见误区进行说明。

图2(版权库图片,禁止转载)

误区1:防晒等于防晒霜

我们观察到有些求美者总怀抱着防晒霜日光防护系数(SPF)越高越好的想法,产品越涂越多,反而脸却越来越糟。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接受治疗后的皮肤相对更易激惹,需要将外界的刺激(包括日光)规避到最少,否则可能出现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造成新的问题。

防晒防的是日光对于皮肤的刺激,但防晒霜本身涂抹在皮肤上何尝不是一种刺激呢?常规防晒配方由物理、化学防晒剂复配而成,化学防晒剂吸收紫外辐射能量后发生光化学反应,可能具有光毒性,物理防晒肤感黏腻,并有堵塞毛囊开口的可能,高倍数的防晒霜防晒剂浓度高,更易刺激,平时健康的皮肤屏障可以耐受,但是对光电术后的皮肤状态却有风险。

同时,涂抹防晒霜后牵涉的清洁问题,有时甚至需要用到卸妆油、洗面奶多种手段二次清洁,有报道指出过度清洁正是玫瑰痤疮发病危险因素之一[1]。光电术后皮肤某种程度上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状态相似,由防晒霜涂抹带来的强效清洁同样是刺激,理应规避。

图3(版权库图片,禁止转载)

误区2:防晒霜就是用来防晒黑的

盲目追求SPF值并不能够提升防晒黑的能力。防晒霜都需要标识2个数值,其中SPF指防晒倍数,即防晒用品能延长皮肤受日晒引起皮肤红斑所需的时间倍数,值越大,防晒效果越好。例如,如果皮肤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就会出现红斑,使用SPA为20的防晒霜之后,皮肤出现红斑的时间可以延长为15×20=300分钟。PA指对长波紫外线(UVA)的防御能力,通常用“+”来表示其效力,如+、++、+++等,加号越多则防晒黑能力越强。PA+表示可以延缓皮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皮肤晒黑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防晒都还着眼于紫外波段,但最新科学研究已然发现日光中的蓝紫光波段也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机制引起皮肤晒黑[2]。对于求美者而言,光电术后想要依靠防晒霜来规避日光暴露的作用非常局限。

图4(版权图片,禁止转载)

怎么做可以达到完美防晒?

事实上,防晒霜之外我们还有多种途径,总的来讲可以遵循ABC(R)原则[3]:

Avoid(A):躲避。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暴露于阳光下。

Block(B):遮蔽。在户外时,应该尽量寻觅阴凉处,配合防晒衣、防晒帽、遮阳伞、太阳镜等物品遮挡紫外线。

Cream(C):防晒霜。

Re-apply(R):每两小时一次做好补涂。

对于光电术后,我们推荐躲避、遮蔽(AB)为主,前期尽量不出门,而出门的话,可以配戴防晒帽、防晒面罩、墨镜,需要注意3个要点:①宽檐帽,帽檐宽于7.5cm;②防晒面罩选取紫外线防护系数(UPF)>25,长波紫外线(UVA)透过率<5%标识;③墨镜足够宽大,完全遮盖眼睛和眉毛,保护眼周及眼睛。

总的来说,正是消费时代防晒霜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很多求美者以为“防晒”就是“用防晒霜”,用了就会“白”,而忽略了其中具体的细节,在光电术后这样稍显特殊的情况下更需要注意,防晒本身存在多种途径,有时防晒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参考文献:

[1]Li G, Wang B, Zhao Z, et al. Excessive cleansing: an underestimating risk factor of rosacea in Chinese population [J]. Arch Dermatol Res, 2021, 313(4): 225-234.

[2]Rigel DS, Lim HW, Draelos ZD, et al. Photoprotection for all: Current gaps and opportunities [J]. J Am Acad Dermatol, 2022, 86(3S): S18-S26.

[3]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皮肤防晒专家共识(2017)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5): 316-320.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