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难度更大,构建碳中和技术体系更具紧迫性。

20世纪以来,随着在大气、海洋、地质等不同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逐渐从科学层面进入公众关注视野。

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与会科学家明确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自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以来,该组织发布的各类研究成果为人类活动因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因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

IPCC在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在2007年和2014年发布的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将这一描述分别调整为“很可能”和“极有可能”。

2021年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以“毋庸置疑”的肯定语气,指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存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地球上人类生存的重要生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是-18℃而不是现在的15℃。但在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温室效应正演变为日益严重的气候风险,给人类生存的地球家园带来威胁。

随着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以及2015年《巴黎协定》等国际性公约和文件的出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特别是《巴黎协定》确立了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幅度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描绘了愿景,也推动了各国开展碳中和行动。截至目前,超过140个国家/地区已提出或正在考虑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90%以上排放份额。

但从近年的全球碳排放量来看,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全球2010—2019年均排放量创历史新高,2019年温室气体人为排放为527亿~656亿吨CO₂当量。如果继续保持现有排放水平,要将本世纪末的温升目标控制在1.5℃或2℃,全球剩余碳预算分别仅为5000亿吨和11500亿吨CO₂,将大约分别在10年和20年被耗尽。

根据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前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估算,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达到2.1℃~3.4℃。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