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大批鸟类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长途迁徙。在此期间,各地环保志愿者为保护候鸟迁徙,开展了大量的巡护与救助工作。部分野生鸟类,经社会各界援手,幸运地被成功救助。

野生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来自大自然,也必回归大自然。对已获救助的野生鸟类,到底要不要安装卫星跟踪器?什么条件下可以安装?安装卫星跟踪器的价值又该如何体现?尤其是面对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鸟类,一些有条件的保护地或志愿者几乎每年都会遇到类似困惑。

在今年的候鸟迁徙季开始之际,因绿会鸟类专家组与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专家曾对此现象做出过较为详尽的解读,特编辑出来,供各地志愿者参考了解。

要不要对被救助野生鸟类安装卫星跟踪器,专家们认为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的必要性。一是要权衡安装卫星跟踪器的科研目的及必要性。目前,国内给鹤类、东方白鹳等安装卫星跟踪器的状况很多,实施主体主要为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为进行研究和持续监测个体的迁徙路线、迁徙所经区域的生境变化等,故而采用了卫星跟踪器,此前相关科研机构也开展类似工作,多是通过环志及野外观察配合进行。

因此,对于志愿者救助后的野生鸟类,是否要安装卫星跟踪器,除考虑设备及通讯费用等支出因素外,还应该重点评估安装行为是否具备非常明确的科研目标、科研计划、甚至是否已具有相应的监测人员与监测能力,如果在这些前置条件不充分或者都不具备情况下,专家组不建议给获救助野生鸟类安装卫星跟踪器。毕竟让鸟类装上卫星跟踪器,不是简单装上一个玩具,依然会对鸟类行为、鸟类生存产生一定影响。

二要考虑是否有违国际鸟类保护的生物伦理。按照国际通行的科技伦理与生物伦理要求,其一就是所安装的卫星跟踪器,对鸟类不构成重大影响。如果是安装在幼鸟和亚成体身上,这一条将明显不满足;其二就是卫星跟踪器的安装,应该有助于重大创新和科学发明,能在这一方向发挥作用;其三则是卫星跟踪器的安装,要显著有助于或有利于濒危鸟类(或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集中对成批亚成鸟进行卫星跟踪器安装,对世界性濒危鸟种的保护,其作用并不明显。如果是东方白鹳,由于其是家族式迁徙,同一家族的迁徙路线与迁徙行为具有共通性,对同一家族的多个亚成体做同样的卫星跟踪器安装,反而降低了整个家族应对自然和人类危机挑战的应对能力,不利于东方白鹳种群的保护。

对获救助鸟类,到底要不要安装卫星跟踪器,你了解了吗?

参考文献略

整理/gone 审/Summy 编/Pierre

来源: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