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爬上京郊的山野,经常会在荒坡野地看到一种成片的野花,蓝紫色的“花瓣”、黄色的“花心”,在北京秋高气爽的蓝天下,它们如同印象派画家笔下油彩画成,色彩明艳,让人心生喜悦。

这种野花叫做翠菊,它如同北京山野秋季菊科大军的旗帜,从颜值和数量上都具有代表性。翠菊是菊科翠菊属的植物,拉丁语学名为Callistephus chinensis,曾经它被纳入菊科紫菀属,后来单分出来翠菊属,它的种加词chinensis让人一眼就确认了它原产中国的身份。翠菊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但在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分布,它适应性较强,从平原地区到亚高山均可看到它的身影,它在国内还有江西腊、五月菊等名称,五月菊指它在一些生长区域在夏季即可开花,但江西却并非它的主要产区,考虑到翠菊有着较为悠久的园艺培育史,可能在它从野生状态驯化为园艺品种的过程中,江西曾经是重要的一环吧。

翠菊有着典型的菊科外形,我们看到的一朵翠菊其实是由数十朵单独的花组成的头状花序,蓝紫色“花瓣”是一系列雌性舌状花,它们的作用其实跟花瓣类似,用以吸引授粉者的注意,野生翠菊的舌状花往往只有一层,但经过园艺培育的则有多层的品种,颜色也较野生的更为丰富。中间黄色的“花心”则是一组两性管状花,这是它真正用以繁殖的部分。野生状态下的翠菊植株较高,甚至可以长到一米左右,往往成丛生长,花期时形成花海,十分壮观,每年秋天百花山上就会有成片的翠菊花海,成为特殊的景观。

由于翠菊颜值出众,且花期较长,所以很早就被喜欢菊花的中国人引入园林栽种,进入到庭院中,后世在不少明清时期文人的文字记录中就能看到它的身影。由于交流较早,翠菊很早也就传入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至今翠菊在日本也孕育出许多出色的园艺品种,是十分受欢迎的庭院花卉。

而翠菊从中国传入欧洲时间也非常早,从资料上看,早在1728年就由法国传教士从中国引种到法国,并很快传入英国,经过近三个世纪的园艺培养,在欧洲已经有数百个品种。西方人对于这种来自东方的菊花十分喜爱,翠菊的英文名直译为中国紫菀,这个词Aster源自希腊文中的星星,经常用来做女孩的名字。在梵高的油画里,翠菊就和唐菖蒲等花卉一起出现,而在歌德在《浮士德》中,翠菊也成了少女“爱,不爱”的爱情占卜道具。

19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增多,像很多原产中国的植物“出口转内销”情况类似,各种园艺翠菊品种也大量“回流”到中国,现在除了在百花山这样的北京山野能看到野生翠菊之外,在城市内各个公园里从夏天到秋天都能看到很多园艺翠菊的身影。

翠菊比较适应北京的气候条件,种植的时候注意保持足够的光照,15-25摄氏度是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翠菊在合适的环境下生长迅速,注意充分浇水,但千万留意不要在盆底形成积水,不干爽的环境容易增加翠菊患病甚至死亡的风险。(魏尧)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