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是发展和机遇,是我们的未来。传统能源的利益需要兼顾,但‘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必然,尽早认清形势。”
撰文/记者 王雪莹
2022年11月3日,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走向绿色经济”为主题,探讨在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探索出一条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增长协同共赢的发展路径,向世界输出可持续发展中国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独立科学家潘家华接受媒体专访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独立科学家潘家华以“超越净零碳”为题做主旨报告。他表示,“净零碳”的本质就是碳中和,即人为的排放跟人为的移除达到一种平衡,实现温室气体“0”的净增量。
“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碳中和,也并不仅仅是为了‘零碳’而‘零碳’,”他说:“零碳是发展,零碳是机遇,零碳是我们的未来”。潘家华表示,恰如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是碾压式的替代,“净零碳”对“高碳”的替代也将是碾压式的。对于中国来说,实现净零碳最有效的方式不应是“弯道超车”,而是要“切换赛道”——从化石能源切换到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赛道。会后,潘家华接受了北京科技报社等媒体的采访。
“超越净零碳”绝非一种口号,更是为了企业自身和民生福祉
记 者:多年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早已是全球各国的共识,然而在寻求切实可行办法的时候却往往无法达成共识,颇有“不进则退”的趋势。对此您如何理解?
潘家华:倒退的原因是出于利益,而能够走向未来的原因也是利益,只不过一个是暂时的、眼前的利益,一个是发展的、未来的利益。
“零碳能源”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产能、规模还是品质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这就导致我们一时难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会形成行动和思维上的惯性,想在短时间做出转变是需要适应的。再者,像煤炭、石油这样的传统的化石能源,它们也不会甘心于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的,多年的研发和投资突然归零的确难以接受。在话语体系上,我们的学术研究群体中有石油学院、矿业学院、化工学院,但没有可再生能源学院、风能研究院,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的话语体系还是由化石能源为主导的,有顾虑那是必然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它们的这些利益我们也要兼顾——不是长期维系而是要兼顾,“2060年前碳中和”这个目标需要煤炭石油产业慢慢地、逐步地退出,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大势所趋。我国已有化石能源产能超级大,资本技术密集度尤其高,投资回报期非常长,如果在这种大背景下还要继续大力投资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它们的将来会非常痛苦,退出的场面会非常惨——面对风电、光电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煤电这些化石能源将失去竞争力。举个例子,同样跑100公里,纯电动汽车消耗大约12度电,1度电0.2元,合计2.4元;而参考现在的油价,消耗燃油成本在60元左右。不从“零碳”的角度去考虑,只说市场竞争和老百姓的福祉,你说大家会怎么选?
因而我说,正如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替代是碾压式的,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也将是碾压式的。传统能源的利益需要兼顾,但“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必然,尽早认清形势。
▲潘家华在2022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全球频现能源危机说明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记 者:今年我国四川夏季缺电和欧洲能源危机,让部分人对可再生能源的未来颇为悲观。对此您怎么看?
潘家华:恰恰相反,它说明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力度还不够,应该更积极地大力推动。像欧洲能源危机,这是因为传统的化石能源是点状分布,很容易受到控制和垄断并形成一种地缘政治的工具,但风、光却是无限的,是不受地缘政治垄断和控制的。像今年西南地区的拉闸限电,水电不足的时候,我们最强的能源就是太阳辐射能热,能将太阳辐射能高效转为电能的话,还会缺电吗?
从这个角度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还应该再提速,规模再扩大。发展零碳可再生能源不仅事关未来,也是解决当前人类燃眉之急的一种解决方案。
碳市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
记者:我国碳市场投入运行已经一年,您对碳市场现在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对下一步的改革有没有什么建议?
潘家华:碳市场非常重要,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向市场发出信号,告诉人们碳是有价的,我们需要逐渐减少碳排放。
参考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整体情况,从2005年启用到现在已经17年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作用相对有限——减排的价格波动受政治影响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碳市场没能像其他市场一样出现一个寡头、亿万富翁。再者就是在操作层面,交易成本特别高。
总的来说,我国对碳市场的定位还是在传递市场信号,从产业来看,如果我们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话,那么将来碳市场也会寿终正寝。
中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上是“魔幻般的存在”,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记者:发展绿色经济,如何才能调动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其中?
潘家华:传统的化石能源领域对资金要求比较高,一个项目动辄几十亿甚至数百亿元,社会资本在其中很难施展拳脚。
一方面,这些项目投资资金体量大,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存在制度或者技术门槛,但在可再生能源赛道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可再生能源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等等诸多领域,显著的特点是空间大、多样化,相比于传统能源体系,来自社会的民间资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投资发展的领域。
在新能源发电技术上,我们中国的企业在世界上都是“魔幻般的存在”,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经在引领、在贡献——像电池,全球十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国占六家,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中国占六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产能、规模甚至是市场竞争力,未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原创技术上再进一步发力。
对于未来,我们要更多地走出去,把我们的理念、标准传输到全球,形成我们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的标准和中国的影响。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