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曾经,我们以为应该就像我们所直观感知的那样,但量子力学,带给了我们全新观点。
人类的世界观是建立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感知与尺度息息相关。
就像一只蚂蚁无法感知地球的大小,而一头大象也很难感知细菌的大小一样,人类的感知能力也不是无限的。
我们能看见的光不过是电磁波谱的一小部分,我们能听见的声音不过是振动频谱的一段,我们能容忍的温度范围更是极其有限。
幸好有了物理学,它告诉我们,不同尺度下有着不同的自然规律。这些规律甚至有些令人“反直觉”。
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量子力学描述的就是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它确实让处于宏观尺度的我们捉摸不透。
所谓微观世界,就是尺度足够小,小到10的-10次方米以下。这个尺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原子的直径。原子是如此之小,一滴水里面就会有5万亿亿个原子,够全球70亿人一起数2万多年!而且,原子并不是这个世界最小的物质单元,原子内部还有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里还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内部还有夸克……这些微小的粒子以及其他诸多和它们尺度相当的粒子,都被“量子”统治。
在物理学里,“量子”的概念,就意味着这个物体只能被分成“一份一份的”。不仅是从物质层面上来说,可以分成一份一份的更小的粒子。而且从能量层面上来说,也是一份一份累加的。所以,在量子世界里,要比谁的质量大,或者谁的能量高,抑或是物体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它只能一份一份地比较或变化。就像跳台阶一样,两个台阶之间没有中间状态,只能从一个台阶跳到另一个台阶。
所以,量子力学描述的规律,在很多情况下都有那么一些“反直觉”。
首先,量子并不像我们宏观世界看到的实体一样,会有特定的体积和形状。虽然我们经常把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统一想象成一个个小球,实际上它们存在的方式是千奇百怪的。它可能是随处飘荡的“波”,也可能是出现在某处的“粒子”。这被称为波粒二象性。
其次,量子的出现充满了不确定性,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我们只知道它在某时某刻出现在某地的概率有多大,却无法知道它是否一定就会出现在那里。所以它可以毫不费力地穿越到微观墙体的另一侧,因为它有出现在那侧的概率。这种行为在数学上被描述为概率波。
再者,量子的这种不确定性,是可以相互叠加的。也就是说,如果把两个量子放在一起,它们各自具有不确定性,但它们整体又叠加成了新的不确定状态。在特殊情形下,它们各自的不确定性还会纠缠在一起,一旦其中某一个量子状态发生了变化,另一个量子必然会发生对应的变化。有了这些神秘的叠加和纠缠,你就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量子隐形态传输和量子加密。
最后,量子世界仍然可以回归到宏观世界中来。如果有许许多多的量子叠加或纠缠在一起,就构成了非常复杂的状态。以至于,再要想分辨某一个量子的行为,已经是不可能了。比如前面提到的一滴水,如果我们忽略水里面单个原子的具体行为,而只关心这一大群原子的行为,那么我们看到的,就只是一滴水。
所以,要理解量子力学的世界观,最重要的就是要摒弃你在宏观世界根深蒂固的先验概念,并主动去接受那些貌似“反直觉”的物理规律,再最终试图回归到合理的宏观现象中来。
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我们这个宏观的世界,还是由无数个量子组成的。我们看到的光、听到的声音、感受到的温度,本质上都是量子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所以,你看似感受不到量子,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感受到了。
如今,量子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家里的LED灯,你用的手机、电脑、pad,去医院做CT或核磁共振扫描,开车用的导航系统,统统都用到了量子科技。在不久的将来,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和量子精密测量等,还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
审核:薛鹏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