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昆虫实习生(中国科学院)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不知小伙伴们还记不记得2020年初来自非洲的沙漠蝗,穿越数千公里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严重危害两国的粮食安全,人们一度十分担心蝗灾会蔓延至中国,好在它们虽然厉害,也无法飞跃喜马拉雅山脉这道天然屏障,最终没有对中国造成影响。
沙漠蝗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那么大家可曾好奇:小小的蝗虫,为何能变成灾难?为什么几十年来从来没听说中国出现严重蝗灾,蝗虫成灾是不是危言耸听呢?
答案是,蝗虫成灾绝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存在的,之所以中国没有听过有大范围的蝗灾爆发,是因为我国在上世纪经过科学的治理已经消灭了蝗灾。所以大家现在可能很难理解影视剧中所描述的蝗灾爆发,民不聊生的情景。但是,历史上的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在古代,漫天飞舞的蝗虫会将百姓一年的收成啃食干净,甚至所有绿叶植物都不能幸免。中国被蝗灾困扰千年之久,受灾程度和范围堪称世界之最。
看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对蝗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提起蝗虫是不是感到害怕了呢?其实蝗虫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些尚未成灾的蝗虫我们可能都见到过。
在夏秋之际的城市草坪里或乡下田野中,我们遇到的四处跳跃,有时还会快速低飞的昆虫就是蝗灾的“罪魁祸首”——俗名“蚂蚱”,学名是飞蝗(蚂蚱有很多种,飞蝗只是其中一种)。而这些分散的蝗虫,并不会形成自然灾害,反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原本无害的蝗虫聚群成灾?这个问题自从1921年蝗虫学之父尤瓦洛夫发现蝗虫存在散居(不成灾)和群居(成灾)两种形态后,一直困扰了科学家近百年的时间。
散居的飞蝗 群居的飞蝗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直到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带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团队,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吸引蝗虫聚集成灾的化学物质:4-乙烯基苯甲醚(以下简称4VA),解决了蝗灾形成原因的世纪难题。
它的作用机制十分巧妙,单独一只蝗虫并不会产生4VA,但是当4到5只蝗虫相遇后,就会触发产生4VA的开关。4VA的释放量很低,但是作用却不小,它就像是号召蝗虫集合的“号角”,蝗虫感受到这种气味后,就会向4VA散发的地方聚集。久而久之,蝗虫就会从分散的状态聚集起来,成百上千乃至上万。如果没有外界的力量去阻止它们,蝗灾就会形成。
它们把当地的食物吃干净后,当然不会就地挨饿,因为蝗虫还有一项厉害的本领,那就是长距离飞行,从它们的出生地出发,可以飞行上千公里,蝗灾规模最大的时候,上亿只蝗虫铺天盖地,所过之处的一切粮食作物都会被吃光,危害十分巨大。
科学家们在发现了4VA可以吸引飞蝗聚集后并不满足,出于对科学知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他们想知道,蝗虫是靠什么感受4VA的吸引的呢?由于4VA是一种化学物质,所以他们在寻找是哪种化学感受器可以感受到4VA的刺激。
成年的飞蝗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蝗虫虽然没有像我们一样的鼻子,但是它们也有原始的嗅觉,只不过它们是通过两根细长的触角来“闻”气味的。蝗虫的触角虽小,内部却一点也不简单,它有上百个嗅觉感受器,经过不断的实验,他们终于找到锥形感受器中的35号嗅觉受体,证明了它是飞蝗感受4VA的特异性受体。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还进行了野外蝗虫诱捕实验,证实了4VA可以有效吸引蝗虫聚集。至此,飞蝗聚集成灾的奥秘就被基本破解了,4VA就是吸引蝗虫聚集成灾的信号。
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蝗虫都是靠4VA来聚集成灾的吗?事实证明没有这么简单,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蝗虫,他们的聚集性信号也不尽相同,比如危害极大的沙漠蝗,它的群聚信号分子就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们之间最核心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飞蝗独特的群居和散居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至于其他蝗虫的为什么会聚集,是否有特定的化学信号分子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研究。
最后!在发现了蝗虫聚集成灾的奥秘之后,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其实这里面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应用。因为之前治理蝗虫的办法主要是大规模使用杀虫剂,但是这无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且蝗虫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也是许多鸟类和蛇类的食物,我们不可以将其赶尽杀绝。
有了4VA就相当于掌握了蝗虫之间交流联系的密码,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4VA监测蝗虫的状态,既可以防止蝗虫大规模聚集,又不会过度杀死蝗虫,破坏生态。在蝗灾出现时,也可以使用4VA吸引蝗虫在特定地点诱捕它们,十分方便快捷,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没想到吧,这蝗虫聚到一起之后竟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果然,大自然就像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在看似不可捉摸的表象之下,只有认真研读,才能挖掘出其中的奥秘。
编辑:孙晨宇
参考文献:
Guo, X., Yu, Q., Chen, D. et al. 4-Vinylanisole is an aggregation pheromone in locusts. Nature 584, 584–588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610-4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