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崇瑞(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2022年9月19日,炙烤了长江流域近60天的副热带高压刚刚有所收敛,在人们走出空调房肆无忌惮地享受初秋清凉的时候,8艘挂着蓝白相间的旗帜和巨大横幅,船舷印着巨大“中国渔政”的执法船,载着一批怀着激动和期待的科考队员,以一声气贯长虹的汽笛声,向全世界宣告: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活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后的首次流域性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开始了。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活动从筹备到完成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相关院所、各省渔政行政主管部门、各江豚保护区及江豚保护的各类社会组织等单位周密部署,彼此通力合作,确保了本次长江江豚考察活动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安全性。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长江干流宜昌至城陵矶江段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活动,从荆州出发上溯至宜昌,再调转下行至城陵矶,最后返回荆州。干流考察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转车赶赴岳阳开始洞庭湖考察。至此,整整10天的考察圆满结束。虽年近不惑,在登上科考船的那一刻我仍然心潮澎湃,非常有幸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科考工作者,大家始终保持着工作热情和严谨态度,对于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认真讨论,对每一天的工作都认真总结,对每一天的感受都持续分享。科考中结识了如此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并肩与狂风作战,与白浪共舞,烈日下稳如泰山,细雨中目光如炬,不放过江面上任何一个闪现的“黑点”。能与这样一群充满着激情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参与这次具有非凡意义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活动,在长江大保护的需求下一同为长江江豚保护和长江保护奉献微薄之力,何其幸哉!

参加2022年城陵矶至宜昌段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的全体队员及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初识江豚,忧心忡忡

犹记2012年的春天,江南草长莺飞,一片莺歌燕舞,万物生机勃勃,长江江豚却用生命的代价向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长江病了!”当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让我对造物主万分感慨,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物种,从出生到就带着笑容,不管面对的是毒药、渔网、滚钩、挖沙、巨轮……的伤害,始终微笑面对这片同样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如果不是背部一道深深的伤痕和斑驳的皮肤,看起来就像刚刚吮吸饱乳汁酣睡的婴孩,似睁非睁的眼睛好似在告诉我们她经历了怎样的凄惨经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2012年12月,我参加了洞庭湖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依旧记得考察开始的前一天,站在大堤上,看着鳞次栉比的船舶挤满了湖面,我仍清晰记得王克雄老师忧心忡忡的说:“这么多船,哪里还有江豚的生存之地?”和这次在洞庭湖考察相比,当时的状况不忍回忆。从城陵矶到湘江望城段,百余公里的水域仅看到寥寥无几的江豚。

江豚之殇就是洞庭之殇,洞庭之殇即为生态之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长江女神的香消玉殒给我们的惨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我们还要看着微笑天使重蹈白鱀豚的覆辙吗?那一刻我深深的认识到:保护长江江豚,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一起考察洞庭湖的王克雄老师和小伙伴们(2012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看不到江豚的满脸忧郁(2012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威胁长江生态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当我站在中国渔政020的甲板上手握望远镜搜索江面时,凉爽的秋凤拂面而过,目之所及,长江干流碧水绿岸和豚跃鱼欢,自然岸线整齐,画面优美无比,心中畅快无比。同时,一些威胁长江江豚生存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在考察过程中,在航道较窄的江段,川流不息的船舶发出的噪声对长江江豚有巨大影响;有些江段五花八门的各类钓竿和钓具也是长江江豚的潜在杀手;在有些水域,航道治理、采石挖砂、码头建设等依然持续存在……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长江鱼类资源量已有了较为显著的恢复。但是,在今年高温干旱持续下,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汛期出现了历史极枯水位。已有不少地方因干旱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事件发生,大量鱼类聚集在浅滩沟壑之中,吸引大量民众蜂拥而至,还有个别人使用违法渔具进行捕捞,俨然一幅“渔家乐”的景象。殊不知,这些行为不仅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造成破坏,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其次,长江江豚的栖息地范围被大幅度压缩,部分江豚相对集中的湖区受水位下降的影响,容易导致江豚搁浅等意外情况。长江江豚因极端天气出现新的保护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开展巡护监测,应急救护等工作。

洞庭湖考察第二组和第四组会师洞庭湖推山咀(2022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共抓大保护,长江豚悦未来可期

长江立法做护盾,十年禁渔开先锋!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长江大保护行动开始了!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2020年长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计划开始实施;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

曾有人发问:“十年禁渔能拯救得了长江吗”?本次宜昌至城陵矶长江段和洞庭湖区的长江江豚考察给了我们无可置疑的答案和出乎意料的惊喜,葛洲坝下的群体逐渐壮大,城陵矶三江口的群体发展稳中向好,荆沙江段“豚”影重重,洞庭湖畔“豚”声鼎沸……一切都彰显着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和十年禁渔的初步成效。

与南京师范大学陈炳耀教授在洞庭湖考察(2022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长江江豚的濒危现状仍然未变。让长江生态保护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在保护长江江豚的同时,还需要化身科普工作者,宣传长江大保护的意义和成效,持续不断地营造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带动更多人一起来实践长江大保护,让长江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发性行为,自觉参与其中,取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全方位保护的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编辑:孙晨宇)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