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李迓曦(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近几年来,由于电商产业的逐渐兴起,美妆带货主播这一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美妆直播带货崛起的同时,一些商家想借着这种机会大赚一笔,便以护肤品含有特殊成分为卖点引起购买狂潮,而消费者跟风购买后却频繁“踩雷”。
▲网络上很多“护肤成分及功效”总结(来源丨百度)
久而久之,消费者们不得不“自学成才”,成为“成分党”,才让局面有所缓解。但是,市场上以特殊成分作为卖点的护肤品数不胜数,是否真的就是“成分好,效果就一定好”吗?
保湿抗炎选择多
目前市场上的护肤品都有保湿抗炎的功效。保湿类产品经常会使用甘油、玻尿酸、丁二醇、透明质酸钠和泛醇等作为保湿剂,它们可以将真皮和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吸收到角质层,以达到保湿的效果,其中甘油和丁二醇的性价比极高。而霍霍巴油、角鲨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柔顺剂则可以填补皮肤间隙,让皮肤表面更加光滑柔顺。
▲护肤品的成分表中,一般排名越靠前,含量越多(来源丨某购物网站)
此外,封闭剂在护肤品中作为一种起封闭作用并阻止水分蒸发的化学成分,也经常用于保湿产品中。例如,质地比较厚重的凡士林、羊毛脂、鲸蜡脂、矿物油、硅氧烷衍生物等,更适合干皮人群用于皮肤保湿。
▲凡士林(来源丨视觉中国)
在抗炎修护类产品中,多使用尿囊素、尿素和各种植物提取成分,起到抗炎舒缓的作用。神经酰胺和胆固醇可以加固皮肤表层的结构,是所有成分中当之无愧的“修护强者”,适合患有湿疹、玫瑰痤疮等皮肤受损的消费者。
白到发光的正确方式
我们中国人自古追求皮肤白皙透亮,美白类产品更是数不胜数,成分配方也丰富多样,可供不同消费者选择。常见的美白成分有烟酰胺、维生素C、熊果苷等,但它们大都需要避光储存,只能在晚上使用。
烟酰胺在一定浓度下可以起到抗皱、消炎等功效。但它也备受争议,因为许多消费者认为烟酰胺还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尽管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使用烟酰胺会促进毛发生长。
▲美白产品中对烟酰胺的介绍(来源丨某购物网站)
维生素E和维生素C不仅能够抗衰抗氧化,还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淡化细纹、提亮肤色。视黄醇(维生素A)作为抗衰老的“明星”,可以有效减少细纹,但是需要皮肤逐步进行适应,同时注意防晒;可它一旦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要谨慎使用。壬二酸、水杨酸、果酸则在祛痘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
“成分为王”是对的吗?
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单纯从成分这一角度谈护肤品的效果好坏是片面的。许多成分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的护肤品其实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护肤理念——“早C晚A”,即早上使用含有维生素C的护肤品,晚上使用含有维生素A的护肤品。虽然维生素C和维生素A可以有效地抵抗皮肤老化,但是对于皮肤极易敏感和皮肤屏障受损者而言,没有办法有效地吸收这些护肤成分,只会增加皮肤的负担。
同样,之前风靡全网的网红护肤成分——蓝铜胜肽,具有极佳的修复功能和抗衰功效,但是如此优质的成分的最大缺点就是不稳定,容易被析出氧化。商家需要采用特殊的冻干技术,才能尽可能地保证蓝铜胜肽的活性;同时,消费者使用时要避免和具有酸碱性、氧化性的护肤品混用,才能有效地修护皮肤屏障。
护肤成分不为王,也不应有罪
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在挑选护肤产品时,会对一些特殊的“致痘”、“烂脸”成分谈之色变。
例如酒精成分,高浓度的酒精确实存在伤害角质层、容易造成过敏等情况,因此导致很多人误认为敏感肌无法使用酒精,但其实并非如此。
还有香精,有些香精成分容易刺激皮肤,如果对香精敏感的人群需要尽量回避含有如肉桂醇、肉桂醛、羟基香茅醛、香叶醇、丁香酚、异丁香酚、橡苔提取物等的产品,但按照规定正常添加的香精的护肤品并不会对正常皮肤造成伤害。
最容易引起误导的是防腐剂。防腐剂可以使护肤品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寿命;同时也能减少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感染的不良情况。按照规定添加的情况下,护肤品中的防腐剂对皮肤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像苯氧乙醇、甲醛释放剂类、异噻唑啉酮类等防腐剂,则是容易刺激皮肤的成分,皮肤敏感者应适当规避。
每个人的皮肤都存在个体差异,并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这些护肤成分并非造成皮肤“致痘”、“烂脸”的“元凶”,“真凶”其实是不好的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成为了一名“成分党”,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皮肤状况,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护肤品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
来源: 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