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牙医历来把刷牙作为最重要的牙齿保健方法,但单纯刷牙并不能全面彻底的清洁牙齿。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牙弓内所有牙齿都以相互依偎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因此绝大多数牙齿的邻面是隐藏起来的,因而不便于用牙刷清洁。

于是,为了更好地清洁牙齿的邻面,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制作了很多种工具,如牙线、水牙线、牙间隙刷和牙签等。正所谓“没有选择不好,选择太多也不好”,牙齿邻面清洁工具这么多,究竟孰优孰劣?又该如何选择呢?

01 不简单的牙缝解剖生理环境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颗牙齿的牙冠部分都是多面体,通常由 4-5 个牙面组成,且这些牙面均为曲面,形态不规则。

在牙缝正常的情况下,相邻牙齿相互依靠,于是牙齿邻面既有可以互相接触的区域,也有互相分离的区域,这就导致了牙缝的解剖生理环境较为复杂。

牙齿邻面的分离区域可以构成上、下、内、外四个方向的间隙:上方为切/楔状隙,下方为邻间隙(其间充满牙龈的牙间乳头部分,此处也是牙菌斑、牙结石容易堆积的部分,更是牙齿邻面清洁的重点目标区域),内侧为舌楔状隙,外侧为唇/颊楔状隙。

图源:参考文献[1]

简言之,牙齿邻面清洁工具就是为清洁接触区和上述间隙设计的。

02 牙线、水牙线、牙间隙刷、牙签

它们有什么区别?

1. 牙线

牙线是牙医最为推崇的牙齿邻面清洁工具,无论牙缝正常与否,牙线皆可以使用。在牙缝正常的情况下,只有它才能够全面、彻底地清洁牙齿邻面——接触区和楔状隙。这一特长与它身材纤细轻盈的特点密切相关。基于此,牙线可以作为预防和发现邻面龋(蛀牙常见类型之一)的最有效工具。

除牙线外,牙刷及其他牙齿邻面清洁工具均不具备此功能。

牙刷毛只能进入楔状隙,而无法深入接触区。图片来源:富饶

牙线清洁力产生的机制是,“勒紧”牙面的牙线会对牙面产生压力,因此可以在滑动过程中对牙面产生摩擦力。牙线越是紧贴牙面,摩擦力越大,清洁效果越好。

2. 水牙线

水牙线,又称冲牙器。在牙缝正常的情况下,水牙线仅能清洁牙齿邻面接触区以外的楔状隙,这一特点使其逊色于牙线,当然牙间隙刷和牙签同样存在此能力缺陷。

不过,水牙线也有三个非常优秀的特点:

无论牙缝正常与否,它都能清洁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龈沟或牙周袋,这一特点则使水牙线优于牙线等其他牙齿邻面清洁工具;

水牙线的工作原理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冲洗牙菌斑、食物残渣等。由于水流更易于进入牙刷或牙线无法清洁的位置,因此水牙线的清洁过程较其他牙齿邻面清洁工具更细致。水牙线非常适合接受牙齿矫正、需要牙周健康维护或有种植牙的人群;

水牙线还有按摩牙龈的作用,这也是其独门绝技。

图源:参考文献[2]

3. 牙间隙刷

牙间隙刷即牙缝刷。牙间隙刷只能用来清洁大牙缝,如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的部位。牙间隙刷的工作原理与普通牙刷一致,都是用多束刷毛清洁牙齿表面。与牙线和水牙线相比,其与牙齿邻面的接触面积更大,故对牙齿邻面的清洁能力更强。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刷头形态、大小有差异,选择时要视牙缝宽窄而定,以与牙间隙紧密贴合为宜。

图源:参考文献[3]

4. 牙签

牙签是由来已久且被广泛接受的牙齿邻面清洁工具。但从牙齿保健角度讲,牙签确有不足:

在牙缝正常的情况下,同样不能清洁牙齿邻面接触区

牙签更适合于清洁牙龈退缩、根面暴露所致的大牙缝,但与牙间隙刷不同,牙签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仅能与牙面产生点状接触,因此无法彻底清洁牙面

牙签外形尖锐、质地坚硬,也很容易损伤牙龈

总的来说,牙签更适合用作去除大块食物残渣的临时工具。

03 牙线、水牙线的分类和选用

牙线可以根据形式以及质地进行分类。根据形式不同,牙线可以分为牙线圈(轴式牙线)或牙线棒。牙线圈的使用方法要更专业,而牙线棒的使用方法更容易掌握,因而牙线棒更适合大众使用;根据质地不同,牙线可以分为含蜡牙线或不含蜡牙线。含蜡牙线能够产生的摩擦力较小,因此适合于偏紧的牙缝或去除食物残渣,而不含蜡牙线能够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更适合清除牙菌斑。

水牙线可以根据水流压力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可分为恒定压力的水牙线和脉冲式压力的水牙线。从清洁能力角度讲,脉冲式压力的水牙线更胜一筹。

现在想必大家都清楚了,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牙线是最通用的牙齿邻面清洁工具,并且是唯一能清洁牙齿接触区的工具;

水牙线则更适合于清洁牙龈沟和牙周袋,并有适用人群;

牙间隙刷主要用于清洁大牙缝;

牙签则仅适合临时使用。

总之,这些工具都各有各的用,千万别觉得有了水牙线,就可以不使用牙线,不好好刷牙了哦。

参考文献:

[1] 皮昕,主编.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5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Lyle DM. Relevance of the waterflosser: 50 years of data[J]. Compend Contin Educ Dent, 2012, 33(4): 278-280,282.

[3] 孟焕新,主编. 牙周病学(第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胡德渝,主编. 口腔预防医学(第6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 Ng E, Lim LP.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interdental cleaning aid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J]. Dent J (Basel), 2019, 7(2): 56.

作者|富饶

审核|荣文笙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

来源: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来源: 口齿生香